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习惯。各大互联网巨头顺应趋势,都推出了自家的信贷产品,如支付宝的花呗、借呗,京东的白条,腾讯的微粒贷等。当我们余额不足的时候,这些方便快捷的“金融英雄”就有了用武之地。那么,如果使用不当,这些五花八门的信贷产品是否会影响我们的个人征信呢?
信贷产品种类多
近年来,经常网购的市民发现,除了信用卡外,越来越多的信贷产品出现在我们的支付页面,不少产品更被标注上“推荐”的字样。无需繁琐的手续,只需要在手机上填好资料,就能完成借贷申请或者超前消费,很是方便。
如蚂蚁金服旗下便有蚂蚁借呗和蚂蚁花呗两款产品。其中,花呗是由蚂蚁微贷提供给消费者“这月买、下月还”在线消费金融服务的一款产品,本质上属于“信用消费”。该产品无法提现,主要用于淘宝消费购物,以及包括一些线下支付渠道,用户在账单期内还款都是免息的。
借呗则属于现金类贷款,可以申请放款到支付宝账户余额或银行卡,提现使用。一般而言,同个支付宝账户,借呗的贷款额度比花呗高。但借呗没有免息期,用户借款后即时计算利息。
与花呗类似的京东白条是京东金融旗下的一款消费分期信贷产品。用户可以在京东网站上选择合适商品,结账时选择使用京东白条付款后,用户可享有最长30天的延后还款期,到还款日还可以申请分期还款,最长可分24期。
腾讯的小额贷款服务——微粒贷,面向的是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开通方式采用用户邀请制。用户只有受到邀请才能在“钱包”中看到“微粒贷”入口,最高借款额度为30万元,单笔最高能借4万元,分期还款分别为5个月、10个月和20个月。
逾期将影响个人征信
有信用走遍天下,无信用寸步难行。个人信用影响着一个人信贷、缴费、社交、购物等方方面面。五花八门的信贷产品虽然不断丰富消费者的支付方式,也为短期需要资金周转的用户解决燃眉之急。但用户如果逾期不还款或者使用不当,个人征信也是会受到影响的。
如蚂蚁借呗的资金来源于阿里巴巴小贷公司,消费者在不逾期的情况下,阿里小贷会随机上报数据给央行。如果逾期则会在个人征信上留下记录,严重者可能会被起诉。一旦贷款逾期上征信,就可能会影响今后的房贷等贷款。
与借呗不同,花呗的征信机构则是芝麻信用,不是央行征信,所以不会影响个人征信查询次数。不过,消费者若逾期还款依然会影响信用记录,并对本金产生按日的罚息。逾期后,花呗无法正常使用。
京东白条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京东商城打白条购物,与花呗类似,用的是京东金融自己的钱,对消费者而言算是“赊账”,目前为止不上征信系统;另一种为线下借贷,打白条借钱,这种钱来自京东旗下的小贷公司,已经主动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因此消费者使用了也要上征信。
腾讯的微粒贷,则是向微众银行申请信用贷款。由于微众银行属于银行资质,与普通银行信用贷款性质相同,用户的借款行为定会显示在央行的征信报告中。
信用越高特权越多
不同的信贷产品,提供给用户“可提前消费”的额度都各不相同。那么,这些信贷产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对旗下的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据了解,这些信贷产品都会通过用户的消费习惯、履约能力、身份特征、人脉关系等一系列行为,评估出其“信用积分”。消费者的信用积分越高,享受的特权就越多,进而再次促进消费。
如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便在日前推出了全新的评估方式,用户可前往App主动申请升级,升级后芝麻分的综合评估将更加精准,同时还将提供私人定制分数解读。其中“逾期可修复”这一升级被不少用户点赞。
“平时网购会使用花呗,难免会有那么几次忘记还款,以前忘记还款就会留下不良记录。现在逾期记录可以修复,用起来安心多了。”市民林小姐笑着说道。
不过,据芝麻信用客服介绍,此次升级的“逾期可修复”是有条件的,目前仅支持修复2019年起、1000元以内、逾期不超过30天的花呗或阿里妈妈、备用金的逾期记录。
借呗也有一套以芝麻信用为基础但又不仅限于芝麻信用的综合评估机制,也正是这套机制决定了不同用户的借呗额度高低等。同时,为了确保对每一位用户的公平公正,这套评估机制完全基于后台,人工无法介入。
此外,微信支付分则推出了空中离线支付解决方案“微信机上付”,微信支付分550分以上的用户在开通“微信机上付”后,便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享受“先享后付”的离线消费服务。京东的小白信用分则可以享在京东商城消费的折扣权利、兑换代金券以及提升京东金融理财额度和信誉度。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多消费、少逾期”是各大信贷产品提升用户信用分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消费者,当个优质的信用客户固然重要。但是业内人士也提醒,目前的信贷产品虽然方便快捷,但消费者还是要合理消费,不要为了提升信用分而盲目购买,以免给自己造成过大的还款压力。
■本报记者 陈利敏
见习记者 郑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