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睛是独特的,我们有着敏感的视觉、睿智的头脑、勇敢的精神、执着的毅力和真实的人性,但对世界的探索总是从眼睛开始的。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眼睛主要由屈光调节系统和视觉感受系统组成。眼睛就如同一部全自动照相机,由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睫状肌等组成的屈光系统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起聚焦成像的作用。眼内的视网膜和大脑的视觉皮质中枢等则相当于照相机的感光底片和电脑控制系统,能够接收外界光信号并成像。可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上班族坐在电脑前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扇“窗户”长期得不到呵护,自然会出现干涩、视物模糊、酸胀疲劳等症状,轻则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能造成失明。因此,要想守护一生的光明,须从爱眼护眼开始。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爱眼侧重点亦有别。
青少年:防近视要有好习惯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我国近视人群比例达47%,属全球近视患病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尤其近几年来,近视低龄化的趋势越发明显。青少年近视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16-18岁的中国青少年中近视率高达70%。
青少年儿童近视眼患病率逐年上升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用眼过度是主要诱因。这里面既有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习时间长的因素,也有读书、写字姿势不当等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长时间无节制地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等。再加之用眼不卫生,都可引起眼的屈光度和眼球前后径的变化而发生近视。
预防青少年近视,关键在于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良好的用眼习惯包括,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时间不宜过久,每40分钟需休息5-10分钟。看电视不可距离过近,不可连续看1小时以上。夜间看电视时,房间内最好开一盏小灯,有利于保护视力。
认真做眼保健操,多做户外运动,多看远方绿色景物。
均衡饮食,不挑食,经常摄取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各种蔬菜和蛋黄、肝脏等。
此外,家长还应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应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屈光检查。如果是由于用眼过度、调节紧张引起的假性近视,通过充分的休息或治疗则可以恢复。否则,矫治不及时,一般3-6个月后就会发展成真性近视。
中青年:干眼症不容忽视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长时间地面对电脑、手机,会给眼睛带来不小的伤害,干涩、刺痒,有的还畏光、流泪,这就是干眼症的症状。
据了解,过去患干眼症的大都是老人,但是近年来干眼症的发病年龄正逐渐年轻化,患有干眼症的年轻人比例逐渐提高。根据某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有一半以上的都市白领患有干眼症,而这一数字还在呈持续增长的状态。
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病,会引起视疲劳,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反过来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加重干眼症,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干眼症要以预防为主,尤其是那些长期面对电子产品的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首先,大家应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等移动终端屏幕。因为电脑、手机等荧光屏由小荧光点组成,眼睛必须不断调整焦距,以保证视物清晰,时间过长,眼肌会过于疲劳。此外,电脑荧光屏的电磁波、紫外线、放射线、刺眼的颜色和红外线等也会刺激眼睛,引起干眼症。
其次,要做到经常眨眼,至少保证每分钟的眨眼次数在四五次。如果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长时间面对电脑,一定要做到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望向远处或做视力保健操。
另外,在饮食方面,干眼症患者要保证眼睛健康所需要的维生素摄入量,多补充维生素A,是预防眼干、视力衰退、夜盲症的良方。
老年人:青光眼和白内障成致盲主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眼病也在不断增多。病因与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常见的有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全身疾病引发的眼底病变、视网膜病变、干眼症等。目前调查发现,白内障、青光眼是致盲性眼病的主因。
白内障是导致老年患者视力减退的首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如同隔着毛玻璃,检查会发现晶状体浑浊。白内障属于“可治愈盲”,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段,摘除浑浊的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后视力将明显提高,甚至恢复到正常。
青光眼是继白内障后的第二位致盲性眼病,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其主要特征为眼压升高,由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视神经萎缩。急性者可在数日内失明,慢性者视力逐渐减退,视野逐渐缩小。如果老年人有眼胀、头痛、视物模糊、傍晚看东西有彩色光圈(虹视)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进行眼压等检查,确定为青光眼后,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药物或者接受手术,尽早使眼压下降到合适的程度,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从几个方面做好眼保健:一、保持良好轻松健康的心理,如情绪波动是急性青光眼的主要诱发因素。二、少抽烟、不酗酒、不熬夜、减少接触强烈阳光。三、及时治疗内科糖尿病、高血压等,延缓其对眼视网膜血管等的损害。四、定期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并接受正确治疗,不要轻信不实宣传,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