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拿出“红到底”的拼劲 2022年04月02日

东风驱冻去,万品破阳辉。四月份第一天,漳州迎来了好消息——漳州第二季度项目集中签约和集中开竣工活动举行。这是我们在遭受疫情影响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实现“开门红”取得的成果。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努力。

开门红,要“红到底”。上百亿的签约项目,是沉甸甸的收获,也是沉甸甸的责任。签约的项目能否顺利落地,竣工的项目能否加快投产,考验着我们各级干部。落实省里“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要求,我们就要在“七比一看”的赛场上,勇当先锋、奋力冲刺,以快、准、狠的“临门一脚”,踢出抓产业、上项目的一粒粒“金球”,确保开门红“红到底”。

项目为王,落地为上,投产为要。项目不落地,一切等于零。不可否认,重签约轻落地,签约时热热闹闹、签约后冷冷清清,在以往一些地方是有过教训的。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结果导向,切实把项目落地作为经济工作的大事来抓,以项目落地、开工来评判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成效;要加强项目闭环管理,从策划生成的第一步开始,一直到签约、开工、投产,全过程盯紧抓牢,一步一步跟紧,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推动项目从纸上走到地上,确保愿景变成实景。

项目工作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项目落地前,如何突破用地、用林、用海、资金、能耗等一系列的要素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为什么有些项目迟迟落不了地、开不了工?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干部服务不到位,中间环节掉链子,是最常见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不应该再发生在今后的项目上了。

当下,戴着口罩抓项目,对我们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全做对,才算对;不失分,才能拿满分。领导干部要善于“弹钢琴”。一手抓防控措施的落实到位,一手抓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统筹协调各方,把疫情防控的重音奏响,把项目建设的长调弹好,形成一首和谐的进行曲。

春深似海,繁花如锦,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节。市委号召广大干部积极投身“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不好办”“很难办”为“我来办”“主动办”,深入一线持续“追问题、解难题”,带头啃最硬的“骨头”,主动提供“妈妈式”服务,解决好项目建设“临门一脚”前的各种问题,确保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产,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妍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