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辟海上物流新通道 “东山6号”轮 跑出“开门红” 2022年04月04日

本报讯(欧东茵 文/图)4月1日上午,一艘满载158个集装箱的“东山6号”轮驶进东山港兴码头(如下图),在落实港兴疫情防控措施后,码头上的集装箱大型装卸吊机忙碌起来,有的集装箱被卸到集装箱卡车上直接送往厂家,有的则被运往码头堆场。

据了解,这艘货轮从厦门开往东山,卸完各类货物后,将装上成品玻璃运往厦门,再分转到全国各地。漳州东山港兴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加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陆路交通运费相比,一年10000柜的玻璃单运费就可以省下400万元。不仅如此,港口对接海关,建立“联合受理、联合调度、联合装车、提前申报、现场验放”的一站式服务流程,这种“船车直取”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港口场地的周转效率,缩短了货物在港口的滞留时间,也为客户节约了运输时间和物流费用。

东山港兴码头是上世纪90年代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福建省主要外贸口岸,总占地面积74亩,拥有3000T级码头泊位、5000T级码头泊位和500T级台轮专用码头泊位各1座,码头岸线总长为309米,长期以来承载漳州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及东山县水产品中转、外贸出口货物运输起运点、对台小额贸易等重要商贸物流活动“桥头堡”作用。

今年来,东山积极把握“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全球供应链调整机遇,整合资源,外贸转内销,开通“厦门—东山—潮州”海上巴士穿梭货运新航线。由漳州港务集团与上海中谷物流精准对接开启的“散改集”新航线,是在东山港区开通的新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仅此航线每年可新增“散改集”2万标箱吞吐量,将为东山县、漳州东南部地区、潮汕地区的经济交流和货物运输打开“高效、便捷、经济”的海上物流通道。

“东山至厦门内支线自1月份开航以来已通航往返25航次,吞吐量3198TEU,货重合计3.8万吨,完成第一季度指标159%,实现了‘开门红’。”林加春高兴地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