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强基计划招生启动 专业设置、确认环节、入围标准、校测内容均有调整 2022年04月07日

2022年强基计划近日陆续启动报名,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多所试点高校相继公布了招生简章。强基计划招录的是哪些考生?进入高校的强基计划都学什么?要不要报考强基计划?近日,记者采访了去年参加强基计划的学子以及一线老师。

“过来人”说: 适合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

许泽凯去年毕业于漳州一中,通过强基计划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强基计划相当于多一个选择,而且相对于高考录取,确实录取分数会比较低,而且它的政策也比较好,只要满足条件还可以本硕连读。”许泽凯说,按照他当时的成绩,如果想要考上华南理工大学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当强基计划出来时,他就报了名。

许泽凯选择的是生物专业。“首先生物成绩比较好,然后个人认为难度不会太大且偏向科研方向,国内生物企业还处于上升期且未来前景不错。”在报考之前,许泽凯做了一些功课,“我们学校的强基计划会带我们参加科研项目,还有出国学术交流,这个我也挺喜欢的。”

“没有笔试只有面试,最后按照面试占15%高考占85%。”许泽凯回忆说,因为疫情原因他进行的是线上面试,学校工作人员会提前要求下载对应的软件等。“面试前一定要了解一下面试的流程,比如面试官可能会针对你的自我介绍进行提问,所以要做好相关准备。关于生物题目提问,难度跟高考差不多,面试官会让你解释你给出的答案,并以此考察你的理解能力。”

去年,同样参加强基计划的还有龙海一中的何以豪,“我参加的是复旦大学的强基计划,考试含笔试和面试,只有通过笔试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天的面试。”何以豪说,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文史哲方向的笔试分为古文字、历史、哲学三个部分,基本上都是涉及面比较广的题目,他印象中古文字的题目是,探讨文字读音的演变过程和原因以及地名读音的特殊性。面试则是以“一对多”的模式进行的,单独面对五名文史哲方向老师提问,时长在十到十五分钟。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每个老师都会针对自我介绍的内容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提出一到两个问题。在面试结束后还有一个流程性的体测环节。“体育测试是必考的,成绩没有计入总分,但如果没有参加,则笔试和面试成绩无效。”不过,最后何以豪因为高考分数略低,没有进入复旦大学的强基计划,“考试形式相对比较灵活,建议考生在参加考试前提前了解大学的面试流程以及学科情况,还可以了解一下报考学校专业有哪几位比较权威的老师以及他们的学术方向,面试时可以用得上。”

谈起进入大学强基计划的学习,许泽凯认为强基计划是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确实对基础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有这一方面特长、有志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同学是不错的选择。“专业都是理论基础学科,偏向科研方向。”

“报考之前还是要做好相关的功课,如果对基础学科比较不感兴趣,不要盲目报考。”许泽凯建议,强基计划一般是大学本专业的好班,但是也会有一些淘汰选拔制度,要具体了解,不要因为考上就自以为是。“优点在于在本专业竞争压力比较小,保研比普通录取要容易,缺点是以后专业就只能是报考的专业,选择面小。至于能不能转专业,也不是很绝对,一般要看具体学校具体情况。”

“老师”说:

报考需慎重,要“门当户对”

强基计划招生对象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二是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主要指五大学科竞赛获得银牌及以上奖项的学生。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方向主要是国家人才紧缺的科学领域,在数理化、生物历史等基础学科进行招生,按照前两年的招生专业来看,基本都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生物学、古文字学等专业为主。

强基计划培养方式是本硕博连读。如果学生在某方面比较突出,综合素质较高,整体成绩也不错的话,准备在将来从事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研究,可以考虑报考强基计划。“总的来说,如果有一些考生成绩较好,但是还不足以能够在众多高考生当中名列前茅,这时候通过强基计划,有一部分学生就有了上名校的机会。”漳州一中副校长杨振华说。

“考生也要考量自己对基础学科是否有兴趣,对进行本硕博连读成为专业性人才是否有能力。”厦大附中张静老师建议,强基计划很多专业还是偏基础学科,如果不是喜欢基础学科,只是为了能上而报考,等进入高校以后,发现你不喜欢这个专业,一般强基计划是不允许调专业的。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今年招生专业突破单纯基础学科限制,新增交叉学科和强势学科。如北京理工大学增加新专业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增加了新专业航空航天类,这也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王牌学科;东北大学是第一年参与强基招生,只有一个自动化专业,也是东北大学的王牌学科。有专家分析,从近两年强基专业变动情况来看,新增专业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且新增专业为院校的优势学科王牌专业,教育教学资源优质。

“报考之前,要做充分的了解,比如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面向福建招生,高校普遍在高考后出分前与考生签订参加校考的协议,考生要对自己的水平有个基本把握,究竟能达到什么分数水平。总之,报考要综合考生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切不可盲目报考。”因为孩子去年计划参加强基计划,为此作了大量工作的家长吴先生说。

确定报考强基计划,备考要注意哪些?

由于强基计划是基于高考而存在,因此强基计划考核的内容既包含高考相关知识,也包含学科竞赛相关知识点。“一般而言,强基计划试题分为三个类别等级:基础试题(学科基础题)、中档试题(高考探究风格题)、难题(学科竞赛题)。试题难度设定跟学校层次、专业特点有很大关联。不同程度的学生对难与易的界定,也是不同的。”曾经参加过强基计划的考生总结说。

学校校考的模式也不一。2021年36所强基计划高校中,有22所高校校测包含笔试+面试,14所高校只考面试。多数高校理科考核科目主要为数学、物理和化学,文科考核科目为语文、数学、历史,报考古文字专业的一般考核涉及古文翻译等。“强基校测考试没有统一大纲,但像北航类型的比较好的大学会涉及一些竞赛类的题目。通常在高考结束以后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一般情况下来得及,因为它的难度基本上和高考难度是差不多的。”张静说。

如何报考录取率会更高?张静指出,这其实和高考填报志愿是一样的,简单来说,越是好的学校,越是在好的城市,相对来说强基计划分数线越高。比较偏远的城市、比较偏冷门的一些专业,一般来说入围的线会比较低一点,通过强基计划入围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一点。“不过一切要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和性格优势去选择,了解自己之后再结合高校以及专业的情况一起考虑。”

☉本报记者 陈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