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目前,强基计划报名工作陆续启动,从已出简章的高校来看,相比前两年在培养模式的表述上都更加明确,培养方案更加细化。针对一些新的变化归纳如下:
1、强基招录调整,部分学校校测提前到高考后出分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校测分初试和复试,均在高考出分前举行。初试难度将难于高考,接近学科竞赛难度,根据初试成绩,按照各省招生计划6倍划定入围复试资格名单。高考出分前,复试确认并签署承诺书。强基录取提前到高考出分时,也就是大致6月23日-26日期间。
2、清华志愿及校测方案调整。2022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志愿学科类内最多允许填报8个专业志愿,相比2021年增加了3个。校测由过去高校测评的科目向高考科目靠拢,初试取消2021年的学科探究,把原包含在复试内的专业志趣考察合并到初试,且明确考察方式为笔试等形式。
3、清华新增破格生资格审核。2022年清华大学新增破格生资格审核环节,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具有破格资格,未通过的考生可取消报名,转报其他学校强基计划。
4、部分高校招生省市新增。例如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新增宁夏招生,西北工业大学新增北京、重庆招生。大部分院校招生范围并未明确,需等报名系统开通后查看。
5、校测入围规则变化,强化数学学科。如大连理工、北京理工入围成绩均对数学进行了1.2/1.5倍的加权计算;厦门大学要求数学成绩达到125分及以上。
6、明确校考及格线。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均在简章中明确,校考成绩未达60分者不予录取。
7、首例入围考生收报考费。如厦门大学最新规定入围考生需缴纳170元报考费。
8、招生专业突破单纯基础学科限制,新增交叉学科和强势学科。如北京理工大学增加新专业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增加了新专业航空航天类,这也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王牌学科。
9、培养方案更加细化。以厦大数学专业为例,大一开设有工程课程,还包括出国留学、本硕博衔接等,整个培养方案是比较细化的。
☉本报记者 陈晓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