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几年数学考试的试题都有哪些特点?
吴攀老师:高考数学分为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试题贯彻“五育并举”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常蕴含对概念、原理、性质和法则的考查,只凭简单计算或直观感知便能正确作答的试题不多,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数缺形时少直观,图形辅助解题也是数学试题考查的另一特点,高考试题常常不给图形,要求学生根据信息自己画图,因此作图意识至关重要。
另外,数学选择题选项也是已知条件,对试题的解答常有提示作用。解答题不仅要得出最后结论,还得写出解答过程,解答题的考点较多,综合性强,解答题的分数评定,不仅看最后的结论,还要根据推演和论证过程分步得分,这对学生的规范书写提出了较高要求。
记者:针对这几年数学考试的试题,请问老师能否给考生们一些答题策略和技巧?
吴攀老师:答题基本策略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会做的题目力争多得分”。另外还有两个原则在答题时要遵循,一是注意审题,养成审题慢解题快的习惯;二是先易后难,先答有把握的题目。
此外还有几个解题小技巧跟考生们分享一下。首先是答题要注意易错点,如函数的定义域等。其次,小题要小做,注意巧解,懂得使用各种类型的解法。还有就是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时间,不要在一两个小题上纠缠,遇到不会的,做得不顺手的题目,就要及时放弃,把会做的题目全做对。最后在做解答题时,即使第一问不会也要坚持作答第二问,遇到个别卡壳,要学会跳步答题。
记者:请问在最后冲刺的时间里,数学成绩不同的考生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分数呢?
吴攀老师:数学成绩偏差的考生要“以稳取胜”。这类考生除了知识方面的缺陷外,“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致命伤,丢分的主要原因常在审题失误和计算失误。在冲刺阶段,这类考生要注意收集会而不对的题进行二次整理,适当放弃过难的试题,同时注意书写规范的训练。
数学成绩中等的考生要“以准取胜”。这类考生要注意考试时会做的题目要全对。在后期复习中,注意跟紧老师的复习节奏,对于较难的问题要注意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适当的拔高训练对能力提升有一定帮助。同时要注意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训练。
数学成绩较好的考生要“以新取胜”。这类考生的主攻方向是能力型试题,在快速、正确做好常规试题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做好能力题。面对这些试题要灵活把握,见机行事。在后期复习中,针对一些难点微专题进行训练,同时注意与老师交流问题,让老师及时帮助诊断。⊙本报记者 刘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