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防输入”不松懈,“疫线”守护全天候。
3月疫情发生以来,华安第一时间激活全县指挥系统,坚持“快、准、严、实、细”五字方针,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守好每一道关口。
流调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您好,我们是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我们正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请问您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全县各疫情防控指挥部里的工作人员是疫情防控的幕后英雄,他们在第一时间核查人员流动信息,与病毒“赛跑”。
夜晚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灯,总为流调工作人员而亮。电话这一端的他们,已是连续奋战多日,也许是深夜,也有可能是清早,电话铃声打扰到睡梦中的你,但这也是他们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候。
健康服务监测点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口。“您好,请出示一下健康码、行程码、密接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这些天,这些话语,在健康服务监测点,不知被重复了多少遍。同时,健康服务监测点还对货车司机,就地进行新冠病毒抗原、核酸双检测,形成闭环管理。
湖林乡设立的健康服务监测点,位置正好处在西陂公安检查站。位于省道219的这一检查站,是漳平通往华安的第一道关口,也是龙岩进入漳州的通道之一。为了守好华安“北大门”,湖林乡全员开启“白加黑”“5+2”模式,运转高效安全有序。
卡点就是阵地,防控就是责任。在华安经济开发区高速出口健康服务监测点,执勤人员冒雨日夜坚守,坚持“逢车必检、不漏一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作为华安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县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机器运转、马达轰鸣,四月首日,集中签约开竣工11个项目、总投资34.5亿元,这是对大战、大考最好的回应。
“家家访”是“外防输入”的第一手资料。“你好,有接种疫苗了吗?接种第几针了?近期有去过外地么……”在小区内,小区兼合式党支部带着业委会、志愿者一层一层“扫楼”。这是华丰镇发动基层力量,加强社区排查管理,结合近邻党建工作,广泛发动业委会、楼梯长、志愿者,参与到“家家访”行动中。
全县各村(社区)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土地,敲开万家门,访问万家人,人员排查到位。同时,还结合“家家访”行动,继续对辖区内居家医学观察、健康监测对象进行“回头看”,按时保质地实现流调排查任务清零,守护城乡群众健康安全。
“村村响”是“外防输入”的第一号手。“各位乡亲,大家注意听,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请外地回来的人要主动向所在村报备……”在马坑乡,“村村响”大喇叭再次响起闽南语土味宣传。马坑乡,素有漳州“小西藏”的说法,地处偏远,与南靖及漳平的永福接壤。马坑乡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居家留守的以老人小孩居多,全乡各村通过“村村响”,以接地气的土味闽南语广播宣传,让疫情防控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入耳入脑入心。
⊙黄建和 林舒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