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榕痴”陈继共一颗匠心寄榕景,精心创作“十二生肖”—— 四十载成就“榕”颜知己 2022年04月11日

陈继共正在修剪他的“十二生肖”榕景作品《虎啸山林》

榕树经过雕刻、蟠扎、修剪、养护生长等复杂工序变成造型独特的观赏盆景,是栽培引导和塑造象形的结晶,更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退休干部陈继共家里的露台上,满目苍翠、榕香阵阵,数百盆榕树盆景让人为之惊叹,其中的“十二生肖”更是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这是今年刚刚培育成型、雕琢完工的《牛魔王照》。至此,我历时27年创作的‘十二生肖’榕树盆景系列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已过古稀之年,却依旧身姿挺拔的陈继共领着记者参观他家中培育榕景的露台。只见一盆盆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盆景整齐摆放,其中的“十二生肖”系列最为吸引眼球,惟妙惟肖的造型,巧夺天工的姿态,传神生辉,精美异常。

陈继共养榕植榕,屈指算来也有近四十年了。“严格上来说,我和榕树的缘分要从孩提时算起,小时候我家巷子的尽头有着两棵缠绕着的百年老榕树,树洞很大,我经常玩耍其间,那时心里就对这庞然大物充满了敬畏和向往。”陈继共回忆。

“退伍转业后我喜欢在家养花育榕,但当时工作繁忙,常跑基层或出差,一走便是好几天,草本花卉都夭折了,唯独榕树旱涝不惧,依然笑傲寒暑。”陈继共说,榕树的树龄长达千年,其生命力之强,世上罕见。只要有一颗籽,不管风吹飘落,或是鸟食排泄,它遇春发芽、逢雨长叶。他渐渐被榕树的品格和风骨所折服,从而走上养榕之路。

“一开始,我就随意养养,和家人一同观赏。”陈继共告诉记者,后来他欣赏到盆景大师熊如桂和郑建明的金奖作品,不禁大开眼界,开始蠢蠢欲动。随着漳州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养榕基地,在植榕高手黄财富、林联兴、朱耀辉等人的支持帮助下,他充分利用榕树的自愈特性,大胆因势利导,创新雕凿塑造,专攻象形类盆景创作,追求形神兼备和大俗大雅的风格。

1995年,陈继共开始潜心培育象形作品,在2001年第三届海峡两岸花博会上,其作品《蛇王呈威》从160件盆景作品中脱颖而出、傲视群雄,一举夺得金奖。“当时,联合国南南组织的盆景专家还专门组团前来参观,评价此为天下奇榕。”陈继共指着当年的获奖作品笑着介绍,一棵碗口粗的榕树如巨蛇盘旋而上,昂首张口,两条气根形成蛇信挺然向天,鳞片重重,盘根错节,活灵活现,恰似蛇王凛然报春。

陈继共业余爱好的榕景之作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赞许,以及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报道。此后,他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四处找寻榕树胚材,决心将剩余的11个生肖也打造出来。

“说实话,这个业余爱好是一点也不业余啊!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强健的体魄。”陈继共对记者说,树的生长依靠树皮输送水分和养分,而象形盆景需要雕凿,因为其主体身体部位与五官都要神似,所以必须进行“活体雕刻”塑造,动到表皮是必然,雕刻过程中,需很小心,不然就会前功尽弃。

每个生肖作品陈继共基本上都要选育多株,在几年的种植过程中,有些中途不幸夭折了,有些后天长势差强人意淘汰了,最后只能留下为数不多成功的作品,再从中选出最漂亮繁盛最形神兼备的那盆。养榕,不但让陈继共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悟出许多立身处世的哲理来。他先后撰写研究资料《龙海榕树盆景》和《发展漳州榕景之我见》《独钟养榕》等多篇文章,讴歌榕树品质,公布养榕秘方,推广植榕心得。

“盆景隔段时间就需要换土移位,搬动两百斤重量的盆景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陈继共说,运动员出身的他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但还是免不了会造成肌肉劳损。随着年龄的增长,养护照料这些榕景在他看来已渐感吃力。

“这几十年来,有不少企业家大老板找上我,有意出高价重金购买我的榕景,均被我婉言谢绝。”陈继共告诉记者,他始终认为艺术是无价的,他创作“十二生肖”榕景,前后几十年坚持不懈,意在追求大俗大雅,让老妪能解、小孩亦懂,能够献于社会,能让它们有个美丽的栖息之地,长久地传承下去,为漳州留下一笔艺术财富。

⊙记者 李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