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开展地下水采样工作
今年以来,漳州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采取项目带动、一线推进和案例警示等工作法,奋力推进辖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一季度流域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100%,其中西溪上坂国控断面及省控南凌大桥断面、漳码公路、岱仙岩等均达到Ⅲ类水质考核要求。
用好项目带动法把工作做细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两镇一办”辖区实际,将问题任务化、将项目清单化、将清单具体化,梳理形成全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清单。此外,争取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奖补资金,巩固提升辖区农村污水治理率;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补助,实施漳州市九龙岭固废危废处置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结合实际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同时持续跟踪“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资金,推进九龙江西溪(高新片)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用好一线推进法把工作做深
坚持调查研究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工作力量在一线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目前,马洲污水厂已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农村污水整治攻坚行动已进入收尾阶段,村户接管共19013户,设计内(应纳尽纳)纳管率100%;九龙江西溪(高新片)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进场施工,其中紫山集团截污纳管工程基本完成建设。
用好案例警示法把工作做实
针对辖区内涉水企业数量较多、监管难度较大的问题,制定印发《漳州高新区涉水企业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全面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一季度共立案处罚两起涉水环境违法行为,拟处罚金额12.88万元,实施查封3起,拟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起。并按程序启动生态损害赔偿,开展增殖放流、底泥疏浚生态修复行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