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务人员对隔离人员进行测温

◀隔离人员写下感谢信表达谢意
“我们今天要回家了,这里让我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很感谢‘大白’们的细心照顾和贴心服务,你们辛苦了!”4月8日,一位即将离开龙海区隆教集中隔离点的隔离人员,通过“客服沟通微信群”向医务人员表达诚挚的谢意。
当天,医务人员对解除隔离人员居住过的房间进行终末消毒时,再次发现了一份暖心的“小惊喜”,“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感谢公寓提供的隔离点,感谢餐厅的食品,感谢志愿者,感谢所有人!”发现这封感谢信的时候,该隔离人员已经离开了这里。感谢信上面还画有“大白”图案,短短50多字的内容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隔离点医护人员、工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真情与感激。
像这样的“感谢信”在该隔离点并不是第一次看到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收到了许多隔离人员留下的漫画、感谢信、留言等,大家都很感动,虽然这里工作强度很大,但他们的一句句道谢让我们倍感温暖,这也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看到这些暖心的字眼感觉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隔离点医疗组组长林武煌说道,他和同事们已经在此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星期。
说起隔离点的工作,林武煌坦言,医务人员几乎每天连轴转,从早忙到凌晨三四点,通宵工作之后,并没有“补觉”的机会,因为早上6点又要开始“挨家挨户”测温、采集核酸。最高峰时隔离点的医务人员每天需要采集800余份标本,且要求两个小时内必须送检。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采集人员不敢喝水、不敢休息,拖着沉重的身躯每天超负荷工作。
集中隔离并非一隔了之,人文关怀处处可见。林武煌回忆:“在隔离点内,有位老人已87岁高龄,老人家心功能不全,伴有心衰,来时匆忙,未带够药品。医护人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隔离点负责人,协调由隆教乡干部专人专车前往漳州市第二医院取药,送至隔离点给老人服用。”
“昨晚睡眠如何,身体有没有哪里不适应。海边风很大记得关窗户。”有位睡眠障碍隔离人员每天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连线漳州市第四医院心理咨询师沟通交流,开好“处方”,一天给予两次心理疏导,让她安心度过了隔离健康监测期。
隔离点既是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场”,又是隔离人员的“温暖港湾”。在这个由医护人员、志愿者、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组成的“临时大家庭”里,大家彼此鼓励、守望相助,浓浓暖意汇聚成强大的战“疫”力量。
⊙记 者 王琳雅
通讯员 洪 骏 严茹婷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