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苏州试探性为楼市松绑,限售及限购政策均有松动。
苏州新出的政策包括:二手房限售5年调整为3年,新房限售年限不变;非本地户籍在苏州买房,社保(个税)累计满2年即可,不再需要3年内连续缴满2年;外地人卖房后2年内无需社保或税单可直接购房。
截至目前,至少有9个城市放开“四限”,行业下行周期之下,全国城市更像是一盘棋,即便是GDP超2万亿的苏州也不例外。
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成交数据,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苏州都处在持续低迷的态势下。
今年3月,苏州部分银行首套住房贷款利率降至4.6%,与LPR利率持平,实际也透露出市场的压力。
此次放松二手房的限售,加上金融信贷政策的宽松,对于修复市场信心,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此外,限购门槛放宽,降低外地人买房的门槛,对于增加苏州外来客户购房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放眼全国,恢复市场信心,是如今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当务之急。
2022年以来,中央密集表态稳地产,郑州、福州等放松“四限”调控,昆明、惠州等财税刺激托市,目前已有至少60个城市出台相关放松政策。
不过,稳地产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房地产下行趋势仍在延续。
CRIC数据显示,3月,10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258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3%,但同比跌幅扩至51%。
原因在于,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市场透支、需求透支以及信心透支三大问题,现有稳地产政策力度尚未触及市场需求及购买皆透支、市场信心缺失这些根本问题,较难扭转市场持续下行的趋势。
苏州此次关于“外地人卖房后2年内无需社保或税单可直接购房”的内容,对促进改善需求释放有较为积极的信号。
实际上,当前各大城市大量改善性需求被压制,主要原因在于限贷政策影响。
以苏州为例,目前未还清首套房贷款的二套房首付比例普遍在8成左右,这在全国都处于高位,如果能在限贷方面接力放松,下调二套首付比例,对于二手房和新房的成交促进作用将更为明显。
2021年,改善性需求相对坚挺,CRIC重点监测的194个样本城市成交结构数据显示,三房成交套数占比高达54.5%,四房成交占比稳步提升至20.7%。
但受限贷政策影响,不少城市二套房首付比例都在50%以上,部分城市更是达到70%乃至80%,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改善性客群首付款支出压力,大量改善性需求被压制。
在市场需求层面,对改善型需求予以适当刺激,比如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调降二套房贷利率、缩短按揭放款周期等,或将有效激活相对充裕的改善性购房消费,届时房地产市场回稳将是大概率事件。
长三角一直以来都是楼市“晴雨表”,而苏州此次放松限购和限售,或成为热点城市楼市政策风向标,未来下行压力较大的二线城市或将效仿苏州局部放松,乃至取消“四限”,压力城市更将在需求端予以刺激。随着相对充裕的改善性需求持续释放,各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望轮动回稳,市场热度将由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最后三四线城市梯次传导。
(据中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