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十一日,高考越来越近,漳州三中的高三学子们正抓紧时间复习备考。本报记者 黄子君 摄
记者:请问今年高考物理科考试命题有哪些特点?
郑小军老师: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命制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突出立德树人总要求,充分彰显高中教学的素养导向理念和育人功能,契合高校选才需求。高考物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试题结构包括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共40分),填空、实验题(共20分)和计算题(共40分)三部分。
选择题情景设置新颖、知识点较多、考点较分散,但情境相对简单、内容单一,有一定区分度;填空、实验题覆盖面大、信息量大、灵活多变、综合性强,聚焦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计算题突出层次性、递进性,梯度大,突出选拔性;五育并举,试题通过选取的情境与物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物理试题的解答过程中,彰显了高考的育人功能。
记者:针对物理学科的考试,请您给考生们提供一些答题技巧和策略。
郑小军老师:一是把握答题技巧和策略总原则:从易到难,先熟悉后陌生,先定性后定量,会的题“慢做求全对”,中档题“稳做不失分”,全不会的“暂时跳过”。二是把控时间:选择题用时25分钟内,填空、实验题用时20分钟内,计算题用时30分钟内;争取答题主动,避免时间不够而被动。
选择题的好坏是考试成败的关键。注意题干要求,圈出关键词,抓住“易选难排”“易排难选”等逐步排除不合理的选项,善用代入法、排除法、极限法、整体法、隔离法、图像法、假设法、等效法等技巧。总之,选择题要快准狠,既不可冒进(相信第一答案)又不能放弃(绝不放空白)。
填空、实验题是物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总体得分率一直不高,可以先易后难,先定性后定量。掌握原理、统一单位、计算耐心、要求规范的答题精髓。涉及利用图像说明实验结论的,一定要依据情境写出解析式,整理成线性关系绘制图像,答案自然明了。
计算题常见的模型有:追赶、板块、碰撞、复合场、棒切割等模型。可以用这样的分析思路:审题找出关键条件→受力分析→过程分析→选取规律→求解论证。对应规律有动力学的规律、动量的规律、能量的规律。“只有不会做的计算题,没有不能得分的计算题”,考生们要注意典型物理模型的套路公式,知道一点写一点,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记者:针对不同层次的考生,请问在冲刺阶段您有什么复习建议分享给大家?
郑小军老师:要紧跟老师步伐,归纳审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限时规范训练,积极心态备考。
成绩偏弱的考生要“返璞归真”,侧重夯实双基;对照教材,细看已做练习(尤其回归一轮的错题和材料),构建知识网络,突出基础重点,内容不留死角,反复强化并熟练掌握每种基本题型和模型,归纳解题方法及物理情景对应规律,基础题不二错,做到基础题对而全;成绩中等的考生要“温故知新”,既要复习以前内容,也要对典型物理模型的专题限时训练强化新题,把握好习题难度,对常见的解题方法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提高应试能力、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成绩较好的考生要“举一反三”,确保拿全基础分,主攻能力型知识和习题。复杂之事简单做,将复杂的知识和习题拆成微情景、微专题,进行思维提炼、能力提升、限时强化,做到难题精解、活题巧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想、多题归一。
⊙本报记者 苏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