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吴庆贵与妻子洪雅惠,长年携手奋战在环卫一线,年平均清运垃圾近4000吨,风雨无阻。看这对环卫“夫妻档”如何在平凡中相守、坚守—— 同心同志 扮靓城市 2022年04月15日

吴庆贵与妻子洪雅惠在江滨路上装卸垃圾

长年身着荧光绿马甲的环卫工人是城市文明的一线守护者,他们没有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早出晚归、风吹日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大街小巷来回穿梭,用双手带走脏乱、扮靓城市。吴庆贵和洪雅惠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他们既是夫妻,也是搭档,长年并肩奋战在环卫一线。

“我们夫妻都是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垃圾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看着城市越来越干净美丽,我们打心底里觉得从事这一职业特别自豪。”今年37岁的吴庆贵和34岁的洪雅惠是漳州市环境集团的环卫工人。每天下午4点半,他们就来到龙文车队,换好工作服、收拾好简单装备便发车开始一天的工作,直至深夜近1点才能回到家中。

“最近天气开始炎热了,垃圾容易腐败发霉发臭从而影响环境,所以得抓紧清运。”吴庆贵对记者说,2005年他从部队退伍便来到环卫中心,当了半年的车辆维修工后开始驾驶垃圾清运车,这已经是第18个年头了。他负责驾驶的是最大型、8吨运载量的清运车,妻子洪雅惠负责卸载垃圾,无论刮风下雨几乎没有一天中断。

洪雅惠和吴庆贵刚结婚的那会,还在开店做生意,生下大儿子后她想和丈夫一起工作。一开始吴庆贵反对妻子做这行,觉得太累太脏怕苦了她,可最后拗不过妻子的坚持,2014年洪雅惠也加入环卫系统。“2018年以前我是在中转站工作,到了垃圾清洁直运岗位后,单位照顾我们是夫妻,安排我们搭档,至今也有4年了。”因为是夫妻,工作时配合也更加默契,很多时候不用话语,一个眼神就能意会。夫妻俩每天迎着晚霞、肩并肩上班,傍着月色、手挽手下班,相互陪伴着。

“我们两人平均一年能够清运近4000吨垃圾。”吴庆贵说,从事垃圾清洁直运工作后,他们的工作模式变成两点一线,每天到站点开车出发,沿着迎宾路到云洞岩往龙文北路再往福隆城再回到碧湖,以固定的路线将各个点的垃圾清运上车,最后载往蒲江岭的垃圾处理站,最后将清运车开回车队,再对其进行清洗。有时候即便到了下班时间,夫妻俩也无法马上回家,因为他们必须把垃圾全部清运完毕。“每逢节假日,比如春节期间,厨余垃圾增多,或是季节交替时,树木开始落叶,那段时间工作强度会比较大。”但夫妻俩都觉得,脏一点累一点没什么,重要的是得干好清运这份工作。

洪雅惠说,过去,他们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市民对环卫工作不太理解,比如垃圾车进入居民区,被私家车挡住了去路,打电话给车主,车主迟迟未下来挪车。“这几年随着环卫工作宣传报道增多,群众对环卫工人的工作也愈加理解和支持。”洪雅惠说起一个暖心的细节:“前几天我们在搬运垃圾桶时,一位大爷路过,热情主动地和我们攀谈,夸我们这么年轻愿意做这份工作很不容易,还一直嘱咐我们特殊时期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天气热了要多喝水等等。”每当听到这样友善的问候,洪雅惠夫妻俩总会觉得十分温暖,一整天都会干劲十足、心情愉悦。

说起工作,夫妻俩滔滔不绝,而谈起两个儿子时,他们的脸上瞬间多了些许歉疚的神情。“我大儿子读小学五年级了,他很懂事也很能理解我们的工作,但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偶尔会嘟囔我们总是没空陪他,特别遇上节日,他会小心地询问我们能不能请假或者换班,这种时候我就会觉得亏欠了孩子。”洪雅惠说,“大儿子寄宿学校,周末回来的那两天,我们就会尽量挤时间多陪陪他。”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也变成了“环境小卫士”,平时出门会指正路人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手上有垃圾也决不会乱扔。

有一种浪漫叫“与你并肩奋斗”,像吴庆贵和洪雅惠这样的环卫“夫妻档”在漳州还有很多,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壮志凌云的豪言壮语,只是脚踏实地默默坚守着这份平凡的工作,为城市文明日复一日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扮靓城市的同时,他们也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记者 李润 文 何娴 陆婧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