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意斌 陈嘉珉
4月20日,市委政法委召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座谈会。座谈会上,来自基层一线、不同领域从事矛盾纠纷调处的基层工作者代表们积极交流发言,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事例,畅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经验做法。
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推动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法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漳州致力于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努力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制胜法宝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打造出“枫桥经验”漳州样本。
密切联系群众,要以真心换真心
为群众办实事,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心实意去办。
“我十多年来化解信访、上访、缠诉、缠访案件856件,有一个深刻的感悟:作为公职人员,必须换位思考,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真心换真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芗城区调解委员会主任赖水顺在会上说。
善解社会“千千结”、乐当百姓“和事佬”的他,把热心、公心、真心、良心、细心、耐心倾注到每个案件的全过程。“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这是赖水顺在处理矛盾纠纷中最深的感悟。
近年来,芗城区委区政府深挖并整合社会资源,借力“金牌调解员”赖水顺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协调力,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窗口前移,把接访窗口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有效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此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点赞。
密切联系群众,要发挥群众力量
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要相信群众,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
年逾古稀的云霄民间信访志愿者谢鹏志,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在“基层第一难事”的接访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余年。“不少信访人信访不信法,这不利于解决问题。我作为志愿者,站在中立的立场,更容易取得信访人的信任。”谢鹏志说,先解开他们的心结,再解决具体问题就容易多了。
接待信访群众时亲如家人,为群众调解办事脚下生风,谢鹏志化堵为疏,用不厌其烦的耐心和无微不至的热心,融化了一块块坚冰、破解了一个个壁垒,成为信访群众最信任的“娘家人”。2021年,谢鹏志被省信访局评为“十佳评理员”。
为切实帮助群众解难题,云霄县信访局专门设立了志愿者调解工作室,聚集了一批像谢鹏志这样拥有基层管理经验和调解工作经验的“多面手”,在信访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搭起友好沟通桥梁。
如今,这个志愿者调解工作室已成为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感知触角”,化解矛盾、访前息访的“前哨站”,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服务窗口”。工作室组建以来,共协助息访200多件,涉及信访人300人次以上(含群体),引导涉法信访件到法院起诉10多件,参加信访事项评理会9次。
信访工作中,群众的利益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诏安县西梧村党委负责人吴志雄在座谈会现场介绍了他的“五心”工作法:用“核心”凝聚班子,打造整合治理队伍;用“公心”收回资产,治理资产侵占问题;用“恒心”治理环境,提升生态宜居水平;用“爱心”化解矛盾,提升乡风治理能力;用“决心”践诺项目,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上接第一版)
近年来,西梧村排除各种困难,用一周的时间把被侵占两年多的4800亩滩涂地收回进行公开招投标,为村集体创收470万元。接着趁热打铁,用一年多时间,逐户做通思想工作,把原本被侵占20多年的1280亩虾池收回并进行公开招投标,盘活了村集体资产3775万元,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和肯定。
此外,西梧村还成立了溯源工作站,主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协调解决村民间的矛盾纠纷。8年多来,西梧村实现了上访案件“零发生”,有效把矛盾纠纷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的验收之年,漳州将不断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依靠群众,持续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往深处走、往细处抓、往实处做,维护好本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