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修人员在维修手机 本报记者 严 洁 摄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承载着用户大量的隐私数据,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当手机遭遇故障时,人们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前不久,上海警方侦破一个线上客服低价揽客、线下门店虚假维修的诈骗团伙,在全国多地抓获了2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超过3000万元,令人瞠目结舌。
对于手机维修的“千层套路”,不少市民朋友表示十分担忧,其中的“水”是否真的很深?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民 不是不想修,而是不敢修
“听说这行‘水很深’。”市民陈雅欣向记者回忆,“去年我和朋友出去玩时,手机不小心从裤袋掉出来,半个屏幕都被摔碎,但我们俩在街上纠结了好一会儿,都不知道去哪里修比较好,也不敢随便去修。”
犹豫再三,陈雅欣和朋友决定碰碰运气,凭“眼缘”步入了一家手机维修店,维修人员告诉她内屏外屏均已损坏,需要把屏幕整个换掉,最终陈雅欣花费四百多元换了屏幕。
换掉屏幕后,陈雅欣明显感觉手机画质变差,色彩变灰,指纹解锁也变得很不灵敏,屏幕边缘也不密合。向同学吐槽了这次维修经历后,同学告诉她,商家用的肯定是杂牌屏,但却按原装屏收费,“我也上网查了一下,原装屏才要花好几百元,看来我确实是被坑了。”
对于这次花冤枉钱的经历,陈雅欣选择认栽,“手机刚用不久,坏了总得修吧,我也不懂这些行业内幕只能听维修人员的。”谈到是否想过维权,陈雅欣表示不想花精力与维修店“扯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都曾有类似遭遇,由于信息不对称,在维修手机时感到“陷阱太多”。
市民江婷告诉记者,自己的手机曾经不慎进水造成使用卡顿,就拿到地下超市的手机店维修,师傅告诉她主板已经烧坏,修理需要费些时间,大概需要近千元。“我在网上看过,有的无良商家会趁你没看见,盗取手机里的信息或者拆下原装配件卖钱,这让我很不放心,而且这也太贵了,只是有点卡顿,应该不至于换主板。”最后,江婷选择直接换一部新手机。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手机维修确实是个难题。如果找官方旗舰店维修手机,从预约维修到取回需要较长时间,这对“机不离手”的现代人而言是个很大的困扰,并且还需要在保修期内才能在官方店维修,而在街边的维修店修理又很不放心。“手机坏了不是不想修,而是不敢修。”
调查
同一故障“诊断”不一,要价悬殊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走访看到,街上个体手机维修店比比皆是,在一些路段甚至走两步就有一家。记者携带了一部屏幕已经摔裂、电池已经老化的旧手机,随机走访了五家维修店。
在第一家店,维修人员划了划屏幕,表示不只是外屏破裂,内屏也有一条“线”,需要将整个屏幕换掉,价格170元,只换外屏90元,换电池70元并保修一年。在第二家店,维修人员表示手机只能将就用,用到内屏的“线”扩散后再将整个屏幕换掉,大概需要100多元,只换外屏70元,换电池60元并保修一个月。
在第三家店,维修人员看了看手机型号和屏幕,随后打电话向上游询问价格,告诉记者需要花220元将整个屏幕换掉,如果只换外屏要100元,但不保证换了外屏后内屏没有问题。
而在第四家店,维修人员表示内屏没有问题,只需花90元换掉外屏,换电池95元并保修半年。在第五家店,记者请维修人员看看内屏有无一条“线”,维修人员同样表示内屏显示正常,只需换外屏,价格130元,换电池80元并保修一个月。
在走访中,记者均有询问所更换的屏幕和电池是否为原装,店家均回复是“品牌货”,而具体是什么品牌,则含糊其词。
对于电池的保修期,有维修人员表示,在保修期内如果出现鼓包等质量问题可以免费更换。当记者提出如果更换了电池后耗电还是非常快,算不算质量问题,能不能免费更换时,维修人员有些犹豫,一再追问下,表示“可以换一次,不可能每次换”。
同样的手机,不同的维修店给出的“诊断”不一,要价也不同,单换外屏的差价最大近一倍,整屏更换的最大差价近百元,电池的保修期和售后维护都无明确的标准,质量也无确切的保证。
业内人士
选择正规服务商,保留维修证据
记者联系到一位手机维修的业内人士,他告诉记者,手机维修之所以滋生“猫腻”,源于某些维修商利欲熏心,利用消费者不懂得专业知识和配件的实际价格,用模糊说法误导消费者“小病大修”“以次充好”,甚至偷换手机中的原装零件,价格也是“张口就来”,种种套路陷阱令人大跌眼镜。
以常见手机换屏为例,业内人士透露,手机屏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原装屏这一说,大多数手机厂商的屏幕是由代工厂生产,当用户的屏幕出现损坏时,即使交给品牌方去维修,更换的屏幕也是品牌方向代工厂商订购的,部分品牌方还会预先储存一部分屏幕用作售后服务。
因为代工厂生产的屏幕原则上只能供应给品牌方,所以如果有个体维修店声称自己使用的是原装屏,基本可以断定是“水货”、二手屏,或是外屏为仿照品牌手机制作的“品牌屏”,内屏为原装屏的组装屏。
对于各维修服务商要价差距悬殊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手机维修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指导定价,因此存在维修价格不统一的情况。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维修前最好货比三家,维修时需让维修人员道明流程,以书面形式注明手机出现的问题和更换的零件品牌、型号信息,防范乱收费等情况。正规维修服务商会将维修费用按不同故障情况分列费用清单,如需更换零配件,还会列出零配件费用。手机维修后一定要现场查验维修效果,保留购买和维修的票据、凭证,以及更换下来的零件和维修价格清单,全程留痕。
业内人士还指出,对于手机维修“陷阱频频”的现象,单靠消费者提高警惕是不够的。由于手机维修行业的专业性较强,专业机构或行业协会有必要出台相关维修标准与收费规范,不能任由商家各行其是。市场主管部门也当对维修机构实施必要监管,从机制层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贴士>>>
根据国家手机三包规定,手机修理者应承担使用与产品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相符的新零配件;认真记录修理前故障情况、故障处理情况和修理后的质量状况;按有关修理代理合同或者协议的约定,保证修理费用和修理配件全部用于修理;接受销售者或者生产者的监督和检查;保持常用维修配件的储备量,确保维修工作正常进行;向消费者当面交验修理好的移动电话机商品,并如实完整地在三包凭证上填写修理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维修记录;承担因自身修理过错造成的责任和损失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消费者如果在维修中发现权益受损,可依据相关证据向经营者提出重修、调价等诉求。经营者若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消费者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寻求当地消费者协会的帮助,也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