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
从此次土拍可以看出,当前楼市“稳字当头”的共识是有的,开发商量力而行的审慎也是有的。虽然此次土拍厦门和漳州的国企、私企唱主角,央企、大型民营房企缺席,但相比去年10月那场本土国企唱主角的土拍,已有阵阵暖意。
仅上周一周,央行等监管部门3次发声“稳地产”,足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暖风正徐徐吹来。4月18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23条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要求因城施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4月19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强调金融机构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4月22日,银保监会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强调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支持改善和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在因城施策背景下,年初至今已有60多个城市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多地银行在LPR未下调情况下下调贷款利率,紧缩之意没那么明显了。漳州在公积金政策方面也有所更新,如调整放宽缴存职工购房或还贷提取公积金的政策,即在办理公积金提取时不再受公积金贷款次数和房屋套数的限制等。漳州不少银行也在进行贷款利率方面的调整,审核放款速度有所加快。
不过,当前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房企资金端风险仍存,叠加全国多点爆发的疫情冲击,房企推盘去化压力仍然较大,前端土地市场受到压力传导,库存较大或市场处于调整期的城市土拍热度仍保持低位,房企拿地积极性一般也可理解。纵观全国,已经完成首轮土地供应的天津、福州、厦门、武汉、成都、南京、东莞等城市热度普遍一般,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底价成交、流拍或终止出让。从漳州本场土拍来看,底价成交2幅,没有地块流拍或终止出让,7幅地块悉数顺利“出嫁”,情况还是可以的。 ■本报记者 张 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