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是一名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的脑子里总会重复出现一些歌曲的旋律,甚至有时候在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漳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杨艺红老师回复:不知道你的情况符不符合“耳虫效应”,“耳虫”指的是记忆中突然弹出,并且不断循环的一段声音。在学术界,“耳虫”则有个更正式的名称,叫作“不自主的音乐想象”。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这属于一种非自愿记忆,我们根本无法自己操控。这有点儿类似于神游和做白日梦,你无缘无故地就想起了某件事或某个人。
其实,这条在你脑子里钻来钻去的“耳虫”,也可以用认知瘙痒的理论来解释。想象一下,你的手臂被蚊子叮肿了,是不是很想挠?但千万别冲动,因为你一旦开始给自己挠痒痒,就会陷入越挠越痒、越痒越想挠的无限恶性循环。
是的,“耳虫效应”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我们越是用意志力克服,想让自己不去想它,它就越难以消除。因为当你试图不去想一件事情时,你就已经在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在想着它了,这反而会让人陷入死循环。
看得出来,在紧张的中考备考中,你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学习,可是总会被不由自主地打扰,肯定也是几经努力想要调整自己,可还是一直纠缠其中。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加以调整。
首先,认知上,“耳虫效应”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现象。平时我们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是中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想争分夺秒,做好充分的复习,因此深感困扰。我们可以先在认知上接纳它,接纳它的循环反复,心里腾一个空间让它陪伴着你。
其次,可以进行正念专注练习。当你在听课、复习、写作业甚至是考试时出现“耳虫效应”,可以把专注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有意识地去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吸气时鼻子的感觉,感受自己的胸廓扩大;呼气时嘴巴、鼻子的感觉。每次练习3分钟左右,有意识地感受自己的呼吸,专注呼吸,如果还有“余音绕梁”,没有关系,不用赶走它,只要做到知道有“余音”就可以了,然后继续关注自己的呼吸即可。
最后,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进行行走练习,慢下来,将专注力放在当下环境的行走,用我们的感观感受此时此刻的环境。如果没有条件进行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可以进行行走练习。其他的户外活动也可以多方面调节自己的身心,达到心旷神怡的效果。
问:母亲节快到了,我想给妈妈送一份礼物,却不知道送什么好,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议?
芗城实验小学林艳老师回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诗歌自古以来表达了多少人感谢母爱的心。母亲节来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也许我们可以送温暖:给来接送我们放学的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能够温暖妈妈工作一天疲倦的心;给妈妈一个热烈的吻;给妈妈捶捶背;为妈妈洗脚。
也许我们可以动手做:学着煎一个蛋,热一杯牛奶,在母亲节的早晨为妈妈做一份暖心早餐,能干的你减轻了妈妈的负担,暖足了妈妈的胃;学着做一个蛋糕给妈妈送上节日的祝福。
也许我们可以动手写:写一首诗,写一封感谢信,录制一段音频或者朗诵一首诗,抒发对妈妈这么多年培育自己付出辛劳的感谢。
也许我们可以为妈妈自制手工作品:可以用卡纸制作一张贺卡,卡片上精心设计图案,并写上几句话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和爱,如果可以的话,用心制作一个立体贺卡更会打动妈妈的心;可以动手做几朵康乃馨纸花,红的,粉的,蓝的,明艳的色彩诉说着你对妈妈热烈的爱,这是送给妈妈最有代表性的礼物,因为康乃馨代表伟大的母爱;可以运用美术课上学习的剪纸方法,设计一幅别出心裁的剪纸作品,可以是窗花,可以是代表吉祥如意的图案,这份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礼物一定能获得妈妈的青睐。
我们还可以用心挑:用自己春节的红包钱或平时的零花钱精心挑选一份礼物送给妈妈,如一束鲜花、一个音乐礼盒,或者一瓶润肤露等。
我们也可以用心学习:在母亲节来临之际送给妈妈一张自己获得的奖状。
只要你用心,表达出我们最美好的祝福,相信妈妈收到你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定很感动很高兴。
⊙本报记者 刘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