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漳州经济论坛”第三期开讲 本期主题:做足“茶文章” 打响“漳州茶” 以茶为媒 共谋发展 2022年04月30日

茶艺师展现了茶之形美、茶之味美、茶之道美。

第三期漳州经济论坛汇集茶业精英,共探产业未来。

在全市第一季度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的欣喜之际,在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奋力夺取“双过半”的攻坚之时,4月29日,“漳州经济论坛”第三期开讲,聚焦“做足‘茶文章’ 打响‘漳州茶’”主题。广大“茶友”从一枚小小的东方树叶开始,以茶为媒、以茶代酒、以茶会友,共论漳州茶产业创业创新创优之道,瞩望漳州茶产业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漳州是一座被浓郁茶香深情浸润的城市,做足“茶文章”、打响“漳州茶”,独具潜力、正当其时。在两期“漳州经济论坛”之后,闽南日报社携手漳州龙文吾悦广场,共同搭建政府、企业、商界和媒体之间交流茶文化、对接茶经济、推动茶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专家同业者的共勉:

从茶叶到茶汤 漳州茶应坚守品质为上

绿水青山,漳茶飘香。漳州茶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近年来,漳州选育出“八仙茶”(国家级)、“白芽奇兰茶”(省级)乌龙茶良种;“漳州六泡茶”以甘醇清雅的口感和优良品质,蜚声海内外。2021年,全市茶园面积28.4万亩,产量6.25万吨,一产产值23.03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130亿元。

论坛上,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特色专业茶学带头人杨江帆做了《漳州茶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探讨》的演讲,他认为,漳州是福建省的重要产茶区之一,漳州茶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与前景。

但在他及不少业内专家看来,提升漳州茶品质仍是当务之急。“漳州茶叶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影响力不够,市场突围进度较慢,产业地位处境较为尴尬。当务之急是提升品质,注重工艺技术水平,加大精制茶的占比。”

“漳州茶产业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参会的厦门市茶叶学会会长、国家高级评茶师陈志雄也有相同的感触。他说:“漳州有丰富的茶产品品类,有深厚的茶食品及深加工的基础,有大型茶业综合企业天福,有数一数二的茶叶深加工企业大闽食品……我曾在南靖洋顶岽评过丹桂茶,在诏安评过八仙茶,在平和评过白芽奇兰茶,在华安评过铁观音,漳州好茶不输其他茶区,质量也很出彩。做好漳州茶,要将小众茶高端化,将大众茶标准化,将茶产业规模化,品质在创新中标准化,努力去改变茶叶品质飘忽不定的过往现象。”

提升品质的建议,激起了在座听众的共鸣。来自漳州市经济学会的杨桂凤说:“几位专家、学者的话说到我心里去了。我正在进行野生高山土种茶的保护工作,努力提升高山茶的品质,思考如何把我们当地的野生高山茶种进行培育引种,从而在有效保护野生茶种的同时,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也能品尝到高品质的高山茶。”

茶企与茶农的共识:

从茶园到茶树

漳州茶须坚持绿色发展

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高品质茶是“果”,绿色发展是“因”。遵循“绿色农业 融合发展”的理念,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一二三产融合,不断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是漳州茶产业破局创新的关键。科学的知识在传递,思想的火光在碰撞。在漳州经济论坛上,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与茶农达成了“绿色发展”的共识。

福建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高级评茶师刘火城认为,茶的基本属性是一种健康食品。他给现场同行支招:“茶的安全性、适饮性和保健性,是排在第一位的。必须遵循种植管理的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不断加强生产种植、加工技艺的提升,要真正做到保护产地生态、保护产业环境。”

厦门市茶叶协会会长、中茶厦门公司总经理赵大川亦认为,茶叶小农作业模式与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不匹配,茶叶科技应用滞后,不利于茶产业发展。提升茶叶种植技术,做好茶产品的安全、环保、绿色可追溯化等方面尤为重要。

云霄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王彩云由衷感叹:“这次论坛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杨江帆教授、赵大川总经理、刘火城董事长的发言给我启发很大,有理论知识,有实践经验,有问题分析,也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对策。通过今天的活动,对我们今后的茶产业发展帮助很大。”

机遇与挑战的探讨:

从茶企到茶师

漳州茶宜秉持融合创新

芳菲四月,春茶已成。新上的春茶叶片肥厚、气味清新,红泥小炉煨着的热泉冲入壶中,恍若“春潮带雨晚来急”。茶香自茶艺师林诗楠指尖腾起。双手捧杯,举杯齐眉,这是“一盏香茗奉知己”。在漳州经济论坛活动现场,十位获评“漳州十佳茶艺师”的妙龄女子登台献艺,向到场嘉宾展示茶艺表演的“精、清、净、美”。代表漳州茶厂的林诗楠就是其中一位。

在林诗楠看来,能通过权威主流媒体展示漳州茶艺风采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此前她参考书籍,用炭火煮水,取一只孟臣壶、四个若琛杯,“复活”专属漳州工夫茶的流程。

茶艺表演,是漳州发展茶文化的一大创新。当然,越来越多的漳州人发现,做大做强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在提升品质、加快研发、打造品牌之余,还需要融合创新之策。

将融合创新落到实处,漳州茶之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黄亚平很有心得。“当前是创意经济时代,我们将茶与空间、互联网、文化、标准、地方特色相结合,将漳州特色茶文化元素注入茶馆,提高茶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整场活动气氛热烈,干货满满。主办单位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大力点赞此次活动。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林琦由衷感叹:“今日的活动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请到了国家级的专家学者,请到了龙头企业代表,通过漳州最权威主流的媒体,探讨漳州茶产业发展路径,规格高、意义重、效果好,是一件大好事。”

作为举办地的漳州龙文吾悦广场亦仿佛“沉浸”在清新的茶香之中。漳州龙文吾悦广场营销副总经理张毅表示:“作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综合体项目,吾悦在弘扬漳州传统茶文化方面肩负重责。今日与闽南日报社共同搭建起这个平台,增进茶业界的交流与沟通,我们非常高兴。”

梦想照进现实,只因奋斗从未停歇,只因追梦永不止步。当前,漳州正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闽南日报社将继续做有活力的媒体、办有意义的活动,提供漳州高端经济信息服务,为推动漳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舆论支持,体现媒体担当。

■本报记者 张 晗 许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