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粉彩凤耳百鹿尊 ⊙胡胜盼 文/供图 2023年11月03日

清道光粉彩凤耳百鹿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

百鹿尊为清代皇室大型陈设器,多见青花器和粉彩器,以乾隆时期最为著名。其后,清廷多有烧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有清道光年间烧制的粉彩凤耳百鹿尊,这件百鹿尊画面景致丰富,层次清晰,疏密有致,是不可多得的瓷中珍品。

粉彩凤耳百鹿尊,高4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24.5厘米。直颈,溜肩,鼓腹,平底,圈足。该尊胎体厚重,胎质坚实细润,通体施白釉,施釉丰满,釉汁丰腴、莹润,釉色微闪淡青,白中微灰。造型端庄,肩部附双螭龙耳,耳以蓝彩涂绘,黄彩勾廓。此器身绘山水鹿苑,山峦起伏,溪流回环,花草争艳,大小鹿群玩耍于山石林间,前一只鹿回首张望,后一只鹿追赶鸣叫,或是鹿群在苍松林中奔跑,在草莽间漫步,或卧于草地上嬉戏,或立于山石上踟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充满静谧安详的田园气息。鹿与“禄”谐音,百鹿即“百禄”,取高官厚禄意。故此器又名“百禄”尊。器周衬以参天古树、山峦叠嶂及瀑布溪流,苍松古朴有力,松枝疏朗。岩上清泉奔泻,岩下流水潺潺。山石、树叶多绿彩施绘,色彩浓重,鹿群、树干以赭、黑等彩作画,群鹿交织,枝干苍劲,山清水润,以静衬动,相互呼应,充满生机,形象生动,自然逼真。底落矾红彩篆书“大清道光年制”款。此器工艺精湛,意境深远,当为道光时官窑粉彩典型器之一。

明清瓷器饰(瓷画)中,吉祥纹流行,形式两类:一是画中事物本身具传统吉祥意;二是画中事物与吉祥语谐音、寓意。明清吉祥画中,事物本身具吉祥意的,以龙纹和莲纹最常见,鹿纹亦然。鹿作为长寿仙兽,古多有记载,《抱朴子》云:“鹿寿千岁,满百岁则其色白。”故传统祝寿图案中,鹿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祥瑞之物,常与鹤组合构成清瓷中最常见的“鹤鹿同春”祝寿吉祥图案,康熙时最盛行。又常与蝙蝠、寿桃组合为“福、禄、寿”图,蝠、鹿与“福、禄”谐音,以寓此意。从纹饰看,该器满绘的群鹿,是瓷器中一种吉祥图饰。瓷器饰吉祥图案兴于宋,历元明至清瓷器更“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它是古先民源于生活、源于美好愿望创造的一种民俗美术形式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时代风尚、宗教信仰、绘画艺术等弥足珍贵的资料。清瓷器装饰的艺术纹饰、内容、手法多样,且各朝背景、崇尚不同,各有千秋。

据史料记载,百鹿和“木兰秋狝”联系甚密。如果将百鹿尊上的图景平铺开来,便是一幅“木兰秋狝”之景。清代皇室“木兰秋狝”的传统使得宫廷上下对郊野风光和鹿群的形态十分亲切熟稔,故清宫御用器物上的百鹿图较之前代所见格外生动传神,这也使得它们广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