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话说厝角头 2024年03月03日

⊙陈清河 文/图

闽南传统建筑山墙上的厝角头营造,其造型夸张、形象不失生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劳动人民创造智慧的结晶,丰富了地域传统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可谓独树一帜。

厝角头是传统建筑外檐装饰山墙的重要组成元素,以其独一无二的设计款式,营造在墙体的最高处,展现属于自己的个性和魅力,主要用于防风、避雷、挡雨、排水和趋吉避凶、辟邪祈福,又具有装饰效果,寓意平安吉祥,闽南人称之为“墙头”。由砖、瓦作为主干脊架件,然后再用黏土、稻草浆以及熟壳灰搅和的泥草灰将之包裹得严严实实,便形成灰塑式厝角头。金式厝角头为大圆弧形,线条简约、流畅,形态饱满、典雅,有着优雅的气质;木式的厝角头轮廓高大,对应边陡直且修长,有明显向外伸展的棱角,气势巍然挺立;水式厝角头由三个或五个金式由下至上,向后层层叠加成波浪起伏的纤长弯曲水纹状,给人以温润而灵动的曲线美;火式厝角头线条呈高耸的尖锥体,整体形状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造型生动有趣;结构造型方平、敦厚,显得稳重的厝角头为土式,它宛若象形字“土”,形态十分鲜明。

每一个厝角头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不仅是一种装饰的建筑构件,更是一种地域传统物质文化的传承。厝角头造型所选择营造方式是受传统的哲学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也与房屋建筑的方位、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的五行属性以及房主人的生辰八字有着紧密关联。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的民居厝角头多数采用金生水式、水生木式、土生金式等组合类型和木、土、水式的营造法,火、金式次之,而寺庙、祠堂等民间信仰公共活动建筑场所常用于火式,有隐喻香火、人丁旺盛之美意。

①金式

②木式

③水式

④火式

⑤土式

⑥组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