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以争促增——全市各地实施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行动成效巡礼 古雷 2024年04月11日

古雷石化基地航拍图 杨 杰 摄

▲新港城航拍图 詹照宇 摄

核心提示

今年来,古雷开发区坚持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定位,紧扣“建设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重要使命,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三比一看”竞赛要求落实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工作中。以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重构,聚焦规划提升、建设提速、管理提效、招商提质、能级提档,全力打造以古雷石化基地为核心的产业社区,实现产业要素与城市要素协同发展,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夯实优质空间载体。

走进4月的古雷半岛,石化基地内,一个个项目擂鼓攻坚,工业发展热火朝天;石化基地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产城共兴迸发活力。与“金钥匙”极为形似的区域版图,呈现出“南工北居”的产业社区新格局。

推进规划谋篇布局一体化

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实际,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省电力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开展“一揽子”规划修编,以高标准规划指导产业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科学配置;启动征地拆迁“百日攻坚”,推动石化基地与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盘活资源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推进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

围绕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向上突破“油头”,重点推进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用海用地报批,力争早日核准;聚焦“三苯三烯”开展14条产业链、69种高附加值产品靶向招商,向下延伸化尾,推动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南化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等正式开工,着力壮大石油化工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精细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进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

充分发挥化工园区集聚优势,统筹布局码头、道路等交通设施,以及水电气热、管廊等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基本建成“四纵七横”公共管廊系统,实现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相统一的资源供给和物流运输,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推进环保安全应急一体化

加快绿色转型,推进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循环化改造,推动春达、中怡等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提速南部污水厂、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体系(二期)等环安项目建设;筑牢“核级”安全,建强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古雷队等应急队伍,推动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消防特勤培训办公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通过D类(较低风险)园区创建工作复核。

推进数字科技创新一体化

提升智慧管理水平,指导福化鲁华等企业开展智慧工厂规划,推动数智古雷、华能“智慧火电”、福海创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力争6月投用“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平台;提升科创服务水平,整合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等专业资源,加快建设中试基地、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古雷石油化工学院,打造人才培养与科创研发平台,强化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技术支撑。

推进生产生活配套一体化

坚持以产定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引育优质资源,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福地。高标准推进总建筑面积61.6万平方米的林前佳苑、兴坂佳苑、九古雅苑、海悦佳苑等商住项目和松湖路、纵七路等城市道路建设,谋划打造人才公寓,满足产业人才落地所需;高质量建设漳州一中古雷港分校、古雷港中学、市医院古雷分院等9个教育医疗项目,全力保障群众就读就医;高品质推进松风酒店、九古置地广场等商业配套,提速电影院、文创街区等文娱设施建设。

一体推进开新局,一张蓝图绘到底。古雷开发区坚持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加速构建“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布局体系,产业“乘数效应”显现——

已投产、在建、签约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达2754亿元。“芳烃—聚酯”和“烯烃—塑料”产业链基本成型,上下游企业间原料及产品互转互通,努力将每一滴油“吃干榨净”。

已建成总建面24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逾5万人的新港城,投用综合农贸市场、智慧体育公园、市实小古雷分校等民生配套,城市品质与石化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伴随产业腾飞持续提高。

规划更科学、用地更高效、要素更完善、功能更多元、创新更活跃、产业更聚焦……正在全方位推进的产业社区,必将成为古雷开发区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和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的强力引擎。

本组文字由 古雷新闻中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