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以争促增——全市各地实施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行动成效巡礼 东山 2024年04月11日

临港标准化工业园区鸟瞰图

▲旗滨玻璃生产线

核心提示

春潮涌动,“新”风四起。今年来,东山县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聚力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三比一看”竞赛,全面推进“1663”强县富民工程,以“百亿集群”攻坚为抓手,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水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把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作为重新配置资源要素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阵地,通过“建园区”“招项目”“强配套”“优服务”,实现资源集聚化整合和产业集约化发展。

筑好巢 高标准建设园区

东山土地资源极为稀缺,临港产业社区工业用地仅剩161.3亩,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对东山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已完成标准化园区提升改造规划方案编制和园区规划环评等区域评估,正在开展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新型材料产业、新能源制造及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机构、海洋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

坚持激活存量土地。大力整治低效用地、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项目,今年来盘活了129亩土地,综合利用后,预计2024年的亩均产值可以在2023年的基础上增长21%。

坚持创新运作模式。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园区+国企”协同运作,通过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引资”、园区“服务管理”、国企“建设运营”,打造以国企为主体的开发运营模式。全面用好专项债等金融工具建设产业社区,截至目前,园区专项债到位资金超6亿元,有效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引金凤 助力产业提能级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东山通过以园区为平台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发展提速、能级跃升。

招“链主”,重中之重推动一道新能源、旗滨“一窑多线”、太阳海缆等总投资64亿元的“三大工业项目”投建投产,有效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其中,一道新能源是福建南部唯一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太阳海缆是全省唯一的海缆生产企业。

铸“链条”,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着力强链补链,今年引进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宸光光伏支架等4个项目,园区项目达到23个,年产值可突破100亿元,形成以龙头带动、上下游集聚、大中小企业链接紧密的产业生态系统。

强“链节”,推进产学研平台建设,提升园区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太阳海缆和哈尔滨理工大、厦门理工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一道和海洋三所合作研发海上漂浮式光伏实验项目,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强配套 提质产业社区生态

一方面,在生产配套上做文章。已建成众创孵化园等约42万平方米厂房,建成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城垵污水处理厂,高标准配套园区宿舍楼、招商展厅、智慧停车场、输配电工程、天然气站、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设,实现供水、排水、排污、供电等“七通一平”,为企业生产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在生活配套上做文章。聚焦“3+2+1”(3即吃、住、行;2即教育、医疗;1即文体娱乐)生活配套体系,同步配套生活项目3个,基础设施项目11个,产业配套项目3个,持续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高能级、高效益、高品质、高颜值的标准化园区配套体系,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新空间。

促服务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服务加温”。持续深化“百名干部挂百企”活动,建立招引项目承接落地一站式服务机制,成立招商、项目代办、企业服务3个工作专班,梳理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在项目洽谈、签约注册、报批报建、开工投产过程中提供前置指导和“妈妈式”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质效。

致力园区法治建设,“安全加码”。成立园区警务室,城管中队入驻管理,提升园区综治维稳、城管巡查水平。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建设招商展厅,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进一步提高园区形象和智慧化水平。

下一步,东山将立足实际,找准坐标,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突出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综合性、全方位、多功能、高水平产业社区。着力腾空间、提亩均。大力整治低效用地、闲置土地,力争2024年亩均产值增长超过20%。着力强配套、优服务。推动园区宿舍楼、招商展厅等项目建设,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新空间。着力重创新、促发展。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做强产学研融合,再招引一批创新型产业项目,持续提升发展质量。

本组文图由 东山县委报道组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