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新手妈妈如何避免“堵奶之痛” 2025年05月22日

杨柯莉 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科、妇女保健工作十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不孕症及宫颈疾病的诊治。

2025年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母乳喂养为婴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全面营养和免疫保护,并成为婴儿与母亲之间最亲密的情感纽带。然而,不少哺乳期妈妈在母乳喂养时遭遇了“堵奶之痛”。这份堵奶自救技巧快收好,教你见招拆招。

产后为什么会堵奶?

哺乳期妈妈为什么会堵奶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乳腺导管。乳腺导管,这些从乳房深处蜿蜒至乳头的纤细管道,如发丝般交错成网,最终在乳头汇聚一起。当宝宝吮吸时,肌上皮细胞会沿着导管挤奶,从而产生乳汁。

若导管里的乳汁没有及时排出,时间一久,停滞不流了。这部分的乳腺导管就容易被黏稠的乳汁塞住,造成乳腺导管阻塞,这是哺乳期中很常见的情况。如果堵奶硬块比较大,又没有及时疏通,或者用了错误暴力的方式,就会加重妈妈的痛苦,甚至引发乳腺炎等问题。

哪些情况容易堵奶?

1.新手妈妈产前准备不充分,哺乳时皮肤耐受性较弱,且给宝宝吸奶时哺乳姿势不当,就很容易造成乳头破溃、裂口,进而导致无法规律有效地给宝宝喂奶,从而造成乳汁淤积。

2.乳汁没有及时排出,奶量过多,供大于求;或奶量够宝宝吃,但仍添加配方奶粉都会导致乳汁淤积,跟堵车的原理一样。

3.妈妈饮食太过油腻,每天几顿浓鸡汤下肚,乳汁自然也会变得层层脂肪浓稠不已。

4.乳房受到外部压力,睡觉时压到、多次通乳按摩等,造成乳腺组织水肿或输乳管受到压迫,导致乳汁难排出。

5.妈妈疲劳或压力较大等因素。

怎么预防和缓解乳胀?

一般来说,产后的3至5天内妈妈出现生理性乳胀是正常现象,预示着乳腺开始大量合成乳汁了。如果妈妈哺乳间隔时间长或宝宝不能有效地含接吸吮,就可能导致病理性乳胀,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及时排出乳汁。产后尽早与宝宝接触,注意观察宝宝的哺乳需要并及时响应,鼓励宝宝频繁有效地吸吮,可以有效缓解乳胀。

在哺乳或吸乳前,妈妈还可以进行温敷,让乳汁顺畅地排出;哺乳间隔期间可以采取冷敷等方法缓解不适。如果母婴分开时,要正确掌握手挤奶,通过频繁吸乳配合手挤奶,启动泌乳。

如果出现反复堵奶,可寻求专业人员指导哺乳姿势、挤奶方法等,改善乳汁排出效果。注意不要反复按摩通乳,乳房在乳汁胀满时本来张力增大,此时按摩增加压力,有增加乳腺导管破损、乳汁和感染物质外漏扩散的危险,可能造成频繁堵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