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凌杰 漳浦县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擅长对内痔、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黄帝内经》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小满时节,阳气升腾,湿热交蒸,人体易受内热与外湿双重侵袭,极易引起便秘、痔疮、便血等肛肠疾病。此时养生需顺应天时,从饮食、作息、情志等多方面入手,守护肛肠健康,安然度夏。
饮食调养:清淡健脾,润肠通便
小满后雨水增多,湿气加重,饮食宜以健脾利湿、清热润燥为主。建议食用赤小豆、薏米、冬瓜、黄瓜等食材,同时避免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适当饮水,晨起空腹饮淡盐水或蜂蜜水,可润肠通便,预防便秘。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养护正气
小满时节,夏季白天长,夜晚短,易因贪凉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诱发肛周脓肿、肛窦炎等疾病。应顺应自然规律,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足7至8小时。建议在中午睡半小时,有助于护阳养阴,使体内阴阳平衡。晚上不要熬夜,早上也不要赖床,保持规律的作息。
适度运动:促进循环,增强代谢
适当外出,接触阳光,散步或慢跑半小时到一小时,也可做室内太极拳、拍打身体、按摩等运动,可增强肠道蠕动,缓解便秘。运动以微微出汗为佳,既能培补体内阳气,又能推动气血循环。同时应避免久坐久站,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改善肛周血液循环。
情绪调节:戒躁戒怒,平和心态
夏季易心烦气躁,情绪波动会加重内热,引发痔疮、肛裂等问题。保持心情舒畅,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做到心志畅达,心态平和。
小满时节养生需顺应“天人相应”之理,以健脾祛湿为核心,兼顾护阳养心。针对肛肠疾病,需从饮食、运动、外治等多维度综合调理,避免湿热下注诱发或加重病症。通过“未病先防”的中医理念,调和身心,方能远离肛肠疾病,尽享夏日安康。若出现便血、肛门疼痛、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