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人员使用液相色谱仪进行防腐剂检测
今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以“群众点检、政府检验、社会监督”为主题,通过线上问卷、现场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种类,委托漳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进行抽样检验。
目前,我市“你点我检”群众参与率在全省排名第一。在漳州的大街小巷,这场由市民群众“点单”、市场监管部门“接单”的食品安全行动正火热进行。
超市里的小白菜、市场上的水产品、校园周边的小零食……这些根据群众投票选出的抽检食品,会经历怎样的“体检”之旅?近日,记者到市质检所实地打探。
依循标准 食品检测用数据“说话”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依据国家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规范》《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等规定开展,如何抽、如何检、检什么都是按照标准来做的。”市质检所副所长李少芳说,抽检的每个步骤都有相应规定,科学严谨,是做检测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以小白菜为例,抽样人员将样品送至质检所后,依据抽检计划,需要进行重金属镉和啶虫脒等农药残留共17个项目的检测。样品经过制样、称样、前处理后,分别送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农残分析检测,送入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进行重金属检测。农残和重金属含量有没有超标?超标多少?实验室全用数据“说话”。
监督抽检中,蔬菜水果主要检测农药残留,畜禽肉、水产品主要检测兽药残留,餐饮食品主要检测防腐剂、甜味剂以及着色剂,工业加工食品主要检测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以及质量指标,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抽检产品的质量问题。
实验人员完成实验,将检测结果上传至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系统后,食品的“体检”之旅也就告一段落。市民群众关心的“体检报告”将会由市市场监管局公示在官方网站,这些数据不仅让消费者更加安心,也会成为监管的“风向标”,推动着食品安全监管从“事后纠偏”向“风险前瞻”转变。
设备给力 一次可检200多项农残
今年来,市质检所根据“你点我检”的投票结果,受市市场监管局委托,重点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蛋类、大米、食用油、调味料、乳制品、糕点、方便食品以及餐饮小吃店的包子、馒头等高频消费食品进行抽样,已完成“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监督抽检1028批次,涵盖21个食品大类,87个食品细类。
这样的专业能力与检测效率,源于市质检所在专业领域持续不断地更新升级。工作人员穿梭于不同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内,崭新、精密的仪器设备昼夜不停地运转、分析。
“我们新购入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早期检测茶叶农残需要用多种处理方法分别检测有机磷类、有机氯类、菊酯类农残,前处理繁琐冗长。如今通过这台仪器,一次性处理样品,200多项农残可以全部检测出来。”李少芳说,设备的更新不仅提升了检测效率,也在不断拓宽市质检所的检测能力边界。2019年至今,市质检所实现了检测能力参数扩项2000多项,现有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检验资质参数6686项,检验能力覆盖我市食品生产企业所有31大类食品生产许可范围。
“在第七期‘你点我检’问卷中,我们专门设计了开放性问题,群众可以直接回答关心的食品类别或名称。大家也可以在扫码后,通过‘你扫我检’,扫描想检测商品的条形码上传信息,为监督抽检提供线索。”市市场监管局抽检科科长何清波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