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慧慧 通讯员 张小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近日,漳州市实验小学景山分校综合楼报告厅内传出悠扬歌声,学生们身着汉服,以一曲清新典雅、韵味悠长的《咏柳》吟唱,让千年诗词在童声雅韵中焕发新生。
当童声唱响千年文脉,当稚子演绎古韵风华,文化传承的种子便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原来,这是该校“唐音宋律・童声传承”古诗词吟唱活动现场,学校打破传统诵读模式,以“集体吟唱”的创新形式,将诗词与音乐深度融合,让传统诗词变得可聆听、可传唱,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有的班级带来《古诗新唱》,用流行音乐节奏演绎多首经典诗词,让传统与现代元素碰撞出别样火花;有的班级以激昂战鼓为《出塞》伴奏,孩子们身披铠甲、手持长矛,重现边塞将士戍边的震撼场景;还有的班级将《敕勒歌》融入蒙古族长调,孩子们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放声高歌,尽显草原风情。
“当诗词从‘读得顺’变为‘唱得美’,孩子们记住的不仅是词句,更是藏在平仄韵律中的文化基因。”该校校长陈琼说,这场充满创意的文化盛宴,是学校一次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尝试。通过吟唱,孩子们既能直观感受到诗词的音乐美、意境美,又能在沉浸式的表演中,理解诗人笔下的家国情怀与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