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各方声音 2025年06月08日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法学院(漳州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副院长 姜宇:

“小切口”民生立法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漳州市城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精准聚焦城市养犬行为所容易导致的社会性问题,为城市文明养犬搭建起了全过程全链条管理体系。这是一部“小切口”的民生立法,切口虽小,但所调整的事项关乎公民的健康安全、公共秩序与社会文明,致力于解决城市养犬管理方面的堵点、痛点和难点。这是我市“小快灵”立法的有益探索,更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 徐亮元:

开展专题培训

入户养犬登记

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和行业自律作用,积极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漳州市城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的专题学习和培训,明确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并配合社区居委会入户摸底排查,如实开展养犬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业主不牵绳遛犬、犬吠扰民、犬只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物业服务人员将及时劝导,并通过张贴海报和标语、入户宣贯、社群推送等举措,倡导业主自觉遵守《漳州市城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助力法规落地,共建文明和谐家园。

芗城区通北街道金源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金源社区党总支书记 洪月丽:

设立立法服务窗口

开展网格化管理

围绕《漳州市城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的具体要求,我们将依托“党总支+党支部+楼栋长”网格化管理体系,重点梳理辖区犬只登记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一月一主题”宣传、“文明养犬进社区”活动,引导居民及时办理犬只登记、疫苗接种,并在社区联调中心设立立法服务窗口,专项受理文明养犬方面群众来访,听取意见建议,形成“征集—梳理—反馈—再征集”闭环,推动法规有效落实。

⊙本报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周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