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网购“升级款”商品, 到底升级了什么? 2025年06月10日

普通款VS升级款,仅用肉眼看难以分辨是否有“升级”。 (资料图片)

普通款59元,升级款69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网上购物经常会遇到同款商品出现“升级版”与“普通版”供消费者选择,价格相差数元至数十元不等。在宣传页面上,升级版往往被赋予了更多优势,价格也略高。本着“多花点钱就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心理”,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购买“升级款”。然而,当消费者将商品收入囊中后,却发现结果并不总是如宣传那般。不少人反映网购了同一商品的升级版与普通版两种款式,看起来、用起来都毫无差别。实际情况是否如此,遇到货不对板的情况该如何维权,记者进行了调查。

双兔傍地走 升级与否难分辨

邹女士最近在下单时出于好奇,在网上购买了一件童装的升级版和普通版,想看看两者到底有何不同。“我收到衣服后,第一感觉是升级版的面料看起来更细腻,摸起来也更柔软,感觉舒适度确实更高,没有普通版那种粗糙感。”邹女士表示,在对比两件衣服的细节时,发现升级版的领口和袖口做工更精细,走线更均匀,没有多余的线头,虽然价格高了几十元,但感觉还是物有所值。

林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妇,平时很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对家里的垃圾袋也有一定的要求。她平常都在拼多多购买一款垃圾袋的加厚款,有一次在购买时选成了普通款,想说顶多薄一点而已就没有选择退款。然而,当她收到货后,把两卷垃圾袋放在一起对比,从外观上看,加厚款和普通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我用手捏了捏,感觉手感也差不多,我用它们装了一些重物,测试承重能力,结果也没有明显差异,这让我很怀疑所谓的加厚款到底加厚在哪里。”林女士表示,她曾联系商家询问,商家只是含糊其词地说加厚款采用了更好的材料,但无法提供具体的证据。她感到自己被商家欺骗了,对这种虚假宣传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

此前,评测科普团队“老爸测评”就曾对某商家销售的普通款和升级款同样式拖鞋进行测试,针对商家所谓的升级款“穿着更软”和“材料更优”两个升级点,通过邵氏硬度计和红外光谱仪专业仪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两双鞋的硬度和红外吸收光谱峰值几乎相同,并没有所谓的“升级”可言。

证据要保留 名不副实可维权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的不同商家上对比了产品介绍页面和顾客评价。发现部分升级版的衣服鞋帽在设计上确实有所改进,如增加了反光条、独特的装饰元素等,提升了商品的美观度和实用性。但也有商家只是在包装或配件上做文章,商品本身并无实质变化。

在一些电子产品、服装等商品中,也存在类似情况。部分升级版电子产品在功能、性能上有所提升,如增加了新的功能模块、提升了处理器性能等。但也有商家只是对产品的外观颜色、包装进行了微调,就将其标注为升级版,价格却大幅提高。

记者咨询了电商平台官方客服,客服表示,当消费者发现所谓的升级款并没有实际升级,商家又将产品加价欺骗消费者,则其行为便构成虚假宣传或欺诈,平台会对违规商家采取警告、罚款、降低店铺信誉等级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清退出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的投诉举报功能,提交如商品页面截图、购买记录、与客服的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平台会在核实后及时处理。

不可否认,网购商品的升级版与普通版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绝对。部分商家能够真正对商品进行升级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然而,也有不少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虚假宣传升级版,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作为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不要轻易被“升级版”的字眼所吸引,应仔细查看商品详情页中的描述。对于商家含糊其词、无法明确说明升级点的商品,要保持警惕;而平台和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本报记者 肖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