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瞰启丰楼

畲族舞蹈队赴启丰楼采风
“咔嚓咔嚓……”一阵快门轻响,6月7日,身着汉服的游客何女士立于九龙江北溪畔的乌篷船头,背后的绿水青山与她一同定格。这样的诗意场景,是华安县新圩镇黄枣村九龙江畔的寻常一幕,也是村内新开业的华安枣野露营基地向游人递出的一张名片。
“除了自带流量的古风乌篷船打卡点,我们还精心布置了露天电影、桥洞咖啡、萌宠乐园、越野摩托车等多种体验项目。”露营基地负责人林泽龙介绍说。假期,游客在此支起帐篷,围炉夜话,枕着九龙江的潺潺水声入眠。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基地日均客流量已突破千人。
枣野露营基地的走红并非偶然,它是黄枣村擘画“黄枣研学教育基地”蓝图中的一块关键拼图。
黄枣村地处新圩镇东部,九龙江北溪环村而过,村庄距华安土楼高速出口仅5分钟车程。周边汇聚了大地土楼景区、七彩官畲景区等热门景点,村内有启丰楼等丰富的文旅资源。
如何激活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村党支部书记邹宗霖道出了黄枣村的发展脉络:“在县镇两级政府指导下,我们明确以研学为主线,以启丰楼为核心,在其周边科学布局文旅配套设施,串联休闲农业体验,全力打造一个集土楼文化深度探索与农耕趣味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基地,为特色乡村旅游开辟新路。”
如邹宗霖所说,启丰楼是黄枣村文旅的核心资源。这座始建于1799年的宏伟建筑,由圆形天院、环形土楼等构成,占地约5300平方米,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自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居民外迁,启丰楼一度因失修而局部坍塌。
转机出现在2023年,华安县携手清华大学及国际知名设计师团队,对启丰楼启动了保护性修缮与活化利用工程。同年11月,该项目亮相法国《福建土楼活化利用》专题展览,并荣获2023年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唯一金奖。目前,完成修缮的启丰楼正紧锣密鼓推进消防及配套设施建设。“下一步,我们计划引入南京先锋书店这一文化标杆业态,根据启丰楼的形态空间布局,为其植入崭新的公共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打造首个土楼先锋书店。”邹宗霖展望道。
以启丰楼为核心,黄枣村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入华安枣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在启丰楼周边引入了两个项目,其中,枣野露营基地已投入运营,枣野研学基地正在筹备中。
“露营基地‘五一’开门迎客后,反响热烈。研学基地建成后,预计可同时容纳500名孩子进行研学课程与住宿,为启丰楼的华安土楼文化研学提供强大配套支撑。”林泽龙介绍道。
研学资源的拓展还将深入黄枣村的田间地头。这里是四大名柚之一“坪山柚”的发源地,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坪山柚栽培历史。村中坪山柚生态园内,数百棵百年老柚树枝干遒劲。每年九月中旬,每棵柚树枝头都挂满硕果,柚香远飘。此外,黄枣的萝卜干也十分有名。自明朝起,黄枣村就有种萝卜、腌萝卜的习惯。这里大量优质的沙壤土为萝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种植环境。晒制的萝卜干可以炖鸡汤、排骨汤、猪肚汤等,还可以做中药药引,温中和胃。
“黄枣的坪山柚、萝卜干都是活态的农业文化教材,这是村中发展农业研学观光的宝贵财富。”邹宗霖表示。
从枣野露营基地的诗意打卡,到启丰楼的重绽荣光,再到百年柚园与古法萝卜干的古人智慧——如今,黄枣村正以“研学”为脉络,围绕文化传承与生态农业,在九龙江北溪畔精心绘制一幅“可游可学可沉浸”的乡村振兴画卷。
■本报记者 王怡婧
通 讯 员 黄建和 谢康泽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