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芗城区珠里溪:“臭水沟”变身“景观溪” 2025年06月10日

整治后的珠里村一角

仲夏时节,芗城区天宝镇珠里村的珠里溪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在当地政府部门、景区企业和村民的三方共治下,珠里溪垃圾堆积、污水横流的现象不再,昔日“臭水沟”变身“景观溪”。

珠里溪的黑臭根源,既有生活污水直排,也有上游工业、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较为复杂。“为恢复溪流生机,我们采取‘源头截污、中端净化、末端修复’的方式进行治理。”天宝镇河长办工作人员韩艺泉揭秘了珠里溪的治理“密码”。在治理方式上,村民生活污水先经三格化粪池,再接入管网送到污水处理站;上游企业污水由提质增效工程收集处理;末端通过湿地净化提升水质,处理后的水还能用于农业灌溉。在资金保障上,政府、景区、村民三方合力出资,引入第三方公司实现长效管理。

为巩固治理成效,当地结合文旅特色,实施一系列治理工程,力求实现功能、生态与景观的融合——林语堂文化园烟云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河道清淤6820立方米,种植水生植物2075平方米;芗城区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项目推进污水纳管建设;九龙江流域(芗城段)项目建成人工湿地与除磷设备。此外,当地还打造7.2公里生态栈道,串联文化景点,让珠里溪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

日常监管方面,发动志愿者参与是珠里溪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如今在珠里溪附近,时常可见巡河志愿者的身影。“我们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分四人一组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漂浮物、水葫芦等问题,就联系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志愿者韩明顺说。

如今,华丽变身的珠里溪,有效串联林语堂文化园、香蕉海等景点,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珠里村凭借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也让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郑斯楠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