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没什么比早日还款更实在 2025年06月17日

中小企业苦拖欠账款久矣!而今,这一状况将得到改变——前不久,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提出“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中小企业对此点赞之余,更期盼政策里的“真金白银”能早日落袋为安。说白了,就是拖欠的钱能赶快到账。

中小企业怕什么?答曰“部门赊账”。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对于企业来说,资金就是正常运转的血液。血液补充不及时,“毛细血管”很容易“淤堵”。没钱,研发创新免谈,招贤纳士没底,甚至连下锅的米都买不起。拖欠链条传导的“窒息效应”远比想象中可怕。如果企业把精力都用在追款上,那发展又将从何谈起。在“欠条”面前,中小企业真的等不起、拖不起、耗不起。“船小怕风浪”,很多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现金流有限。公家单位一欠款,企业就得垫资,工人工资就没保障。一声“叮”的到账提示,成了多少中小企业主的幸福之声。

“真金白银”是对政府惠企政策的比喻,说明政策里蕴藏着宝贵的资源、给力的支持。诚然,企业需要政策的“真金白银”,但“真金白银”的现金流更解燃眉之急。更何况,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国务院出台这项政策,就是要破解这样一个“怪圈”:一边说着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边却以“财政紧张”“走流程中”等理由拖着欠款不还。这样的服务“诚意”,如何获得企业的理解?当然,政府部门也有苦衷,但这绝不是拖欠账款的理由。不还钱,其实就是口惠而实不至。长此以往,企业心里的苦水不减反增,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也大打折扣,“真金白银”的服务也就显得苍白无力。

此次修订的《条例》已经“亮剑”。这剂良药能否见效,关键还得看执行。左手清理历史欠账,右手杜绝新增拖欠,一个恪守契约精神的政府,比任何的“真金白银”都更能坚定企业信心。也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真正轻装上阵,“亲清政商关系”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

把该付的钱付了,把该结的账结了,真金白银的及时支付才是对企业最大的尊重与实惠。毕竟,栽好梧桐树,前提是别把树苗的养分抽干了。 ⊙大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