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长泰大地,生态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在坂里乡新春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铺设上石板道,远处田野间翠绿如黛,干净整洁的道路、宽阔漂亮的广场,犹如绿色的丝带,把眼前古朴的闽南小山村装点得一派清新而秀美。
但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面貌,猪圈旱厕错落,溪水乌黑发臭,蚊蝇满天飞……村民受尽了各种苦头。如今这美如画的景象正是长泰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不只是新春村,长泰县乡村一度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从何入手?长泰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启动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后提出了“标准化提升、全域式整治”的思路,制定完善综合通用基础标准、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传承、农村休闲旅游和农村基层组织等7大子体系的县级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将美丽乡村分为示范村、重点村和“扫盲”村三个档次,依据对应的标准同步推进整治提升工程。
5年来,全县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8处,污水日处理量3万多吨。城镇生活垃圾治理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常态化运行模式,无害化处理率100%,“垃圾不落地”经验做法得到省市推广,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县城和部分乡镇进行了“白改黑”沥青铺设,新增近3300个公共停车位,48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进行拆旧、绿化、立面改造和道路硬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走在长泰的乡村大地上,水干净了,空气清新了,公路延伸到家门口了,村容整洁了,老旧村庄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美景正在长泰土地上徐徐展开。
下图:林墩美宫村 张武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