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9年,漳州公安交警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部署精神,结合提升老城区建设管理水平“十项行动”。
优化交通组织 提高市区通行能力
2019年以来,漳州公安交警部门大力加强交通设施的巡查维护,完善市区机非隔离设施的设置,推动市区胜利路“慢行体系”的改造建设,为规范通行秩序提供条件,年内共完善新增市区交通标线3000余平方米、标志68套、减速带315米。主动收集群众对交通设施的设置意见,优化主城区信号灯路口配时方案,实施“绿波”协调控制,完成对市区26条道路信号灯路口配时的优化,全面提升城区道路通行速度,同时依托公安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完善漳州市交通管理人脸识别库,新增3套互联网AI+人工智能技术查处行人闯红灯、电动车不按道、驾驶无牌电动车以及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违法行为。
开展交通整治 提升道路通行秩序
“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货车整治行动”“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专项行动”……2019年,漳州公安交警部门在加大日常整治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活动,警示交通违法,倡导文明出行,引导群众努力用自己的行动为创城添彩加分,让文明之风更盛,让交通环境更美。
为创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漳州公安交警部门严格落实市政府工作部署,开展老城区建设管理水平“十项行动”提升工作,推动老城区交通秩序优化和通行能力提高;研究制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路面勤务民警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考评办法》,深化以主干道为骨架、向四周辐射的网格化管理方式,分片区定人定岗定时定责,提升交通违法查处的针对性和效率,办法实施以来,市区勤务民警人均日交通违法查处量由上半年的5.3起上升至23.82起,工作成效显著;深化高峰疏堵、平峰纠违的工作模式,以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为重点路段,常态化开展汽车违停、非机动车不按道行驶、闯红灯等“十大交通乱象”的查处,2019年查处各类交通违法50万余起,其中电动车交通违法157208起、违停242178起、不礼让行人16844起。
完善校警合作 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2019年,漳州公安交警持续加强警校联动机制建设,在市区临近道路的中小学设置护学岗,上下学时段派出警力维护校园周边通行秩序,对汽车违停、12周岁以下小学生骑自行车、16周岁以下中学生骑电动车、骑车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对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设施进行排查、整改,2019年内合计设置减速带121米,减速振荡标线472平方米,人行横道标志17组,减速让行标志16套;同时加大学生交通违法查处通报,由辖区大队每月将查处的涉及学生交通违法行为整理汇总抄送教育部门的同时抄送文明办,推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与交通安全管理。
强化联勤联动 推进齐抓共管成效
2019年,漳州公安交警部门持续深化交通110联勤联动机制,联合交通执法、城管、城区街道办事处,对违停、占用停车位、僵尸车等交通乱象开展每周不少于2次联勤整治工作。2019年以来,开展联合整治260余次,联合查处商家占用停车泊位968起,拆除、收缴地锁、花盆、广告牌、废弃物等占道物品5872件,拖离僵尸车323辆、占道非机动车9796辆次,其中清理拖离占道停放的共享电动车3748辆次。
落实曝光制度 强化文明交通宣传
结合创城工作实际,2019年以来,漳州公安交警部门积极打造“宣传阵地”,启动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烘托浓厚的创城氛围,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助推创城工作向纵深开展。
“您的交通违法行为被AI识别违法取证系统记录,请及时到交管窗口处理。”2019年,漳州公安交警部门借助AI识别违法取证系统,精准高效地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并通过AI+显示屏和微信、微博、抖音等官方媒体,不定期曝光电动车不按道行驶、不礼让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以达到震慑作用。2019年曝光各类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8万余起。定期组织记满12分驾驶人到各城区辅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期间,通过组织交通安全劝导、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的形式,让交通违法人员换位体验参与交通,感受不文明交通行为给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的不便,促进交通违法人员深刻反省自己的违法行为和不文明交通行为。 ⊙周东军 陈杰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