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旅游周刊

丹霞驿:南厢登高处 临漳一半州

大地棋枰吸引孩童游戏其间

拾级而上,沿途有凉亭。

本组图片由 张晗 摄

▲▼夜幕下的连廊燕脊翼然、灯光璀璨,大红灯笼高挂其中,精致不失古韵。

旧时称漳州,有说芗江,有说丹霞。千年前,漳州因山、水得名,如今芗江流域扑朔难考,却有丹霞山依旧葱茏。那座千年前依丹霞山而建的丹霞驿,就这样一直藏在漳州百姓共同的记忆深处。

有明一代,朝廷定制一程置一驿,一程为三百里,限一昼夜到达。行走路上风尘仆仆,道长驿疏,山空人寂,不论是传信者还是赶路人,步履匆匆间莫不盼望小驿翘檐红灯露于密林之间——瞧见了驿站,方才有了停下来落脚补给的地方。

四通八达的官道是王朝的脉动,驿站是他乡此处暂息的恬静。一动一静,一昼一夜,对比之间,方显得静夜休憩时的轻松惬意。丹霞山扼守漳州城南,是南驿路必经之地,古代丹霞驿就设在丹霞山下,行人邮马过漳州府,都要在此休整。

南宋龙溪人林宗臣自城南过漳州城,正是在夜色中下榻丹霞驿,再登丹霞山而北望。缘于城里城外万家灯火景象,胸中感慰,遂吟出了“笑凭诗书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的句子,赞颂这片紫阳过化之地、滨海邹鲁之城。

倏忽数百年,王朝更迭,几度兵燹,丹霞山仍在,丹霞驿却已湮灭。

再见它,却是此时。

疫情稍缓,公园解封,已有贪恋芳华的人在朋友圈晒出丹霞驿夜色中的小影。口口相传着,丹霞驿便成了最近人人向往的宝地。从南山文化生态园天鹅湖附近的石板步道上丹霞山,左右不过400米的距离,一路山花簇拥着,高树沙响着,鸟鸣啁啾着,催着人赶紧上山,去看一看这一处今年1月份才竣工的“新”丹霞驿。

登丹霞山,沿途有五处凉亭,拾级而上,袅袅婷婷;抵丹霞驿,看景有百米连廊,燕脊翼然,清风徐来。立于廊下,放眼望去是九龙江北岸新城和三馆,近处是南湖周边亭台桥梁,有一种“洒然身世出樊笼”的淋漓之感。指大地为枰,动山石为棋子,下一场酣畅淋漓的世间之棋;展天空为纸,点飞鸟为字,写一封春暖花开的必胜之信。

有什么比一份记忆从期盼中苏醒并兑为现实更让人惊喜的呢?况且这份记忆是如此美好——是的,丹霞驿曾经存在过,它见证了漳州古城的暮鼓晨钟、兴衰哀荣,陪伴着漳州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抚慰过远途奔波的天涯浪子、红尘过客,传递过大江南北或喜或忧的消息。

尊重一座城的历史,便是尊重生活在其中的人。瞧着眼前的丹霞驿,可以想见设计建设它的人,也曾伏案指读着漳州的文史、描摹着古城的容貌,抚着岁月的流痕去回溯漳州城千百年前的模样,再复刻丹霞遗韵,以延绵这座城市的共同记忆和精神血脉。

若再有人提起丹霞二字,漳州人便有了底气。是的,城南有座丹霞山,山中有处丹霞驿,漳州是一处美得让流丹飞霞都停下来的地方。不信,一起到丹霞驿瞧瞧吧!

■本报记者 张晗 通讯员 廖玲艺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