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州市区漳华路中段的“福海·阳光”小区,住着一户婆媳关系很好的人家:39岁的媳妇叫龚丽珍,68岁的婆婆叫周逸群,两人常常在一起看电视或聊天,还携手出门逛街。左邻右舍看到她们婆媳间的亲密劲儿,羡慕不已。
周逸群早年丧夫,独自辛苦把儿子拉扯大。龚丽珍是广东人,和周逸群的儿子是大学同学。因为丈夫一直在广东某口岸单位上班,龚丽珍为了照顾婆婆,特地从广东珠海调至漳州工作。起初,周逸群和这位外地媳妇有点隔阂,可10余年过去了,婆媳间排除了语言障碍问题等,还无话不说如母女一般。龚丽珍说:“我将婆婆当成亲妈孝敬。”周婆婆也由衷地道:“我视媳妇为闺女,使得我们婆媳关系亲密无间。”
去年盛夏的一天下午,闷热的天气说变就变,天昏地暗刮起大风。周逸群赶紧携带两把雨伞冲出门,给上班没带雨具的媳妇送去。龚丽珍急忙起身迎接,并亲热地搂着婆婆的肩膀说:“妈,真是谢谢你。”随后,拉一把靠背椅让婆婆坐下,端上一杯温开水,笑容满面地说:“妈,现在雨下得正大,你休息等我,很快要下班了,我们一起回家。”同事对她们婆媳关系如此融洽好生羡慕。龚丽珍道,咱们做儿女的对老人不仅需要行动上尽孝,嘴巴还要甜些,老人就像孩子般,需要哄着。只要老人在心理上获得慰藉和温暖,便觉得儿女在乎他们,自然会安心。
1月2日早晨,周逸群外出买菜,不小心在农贸市场跌了一跤。正在上班的龚丽珍当即请假,以最快的速度送婆婆到医院诊治。至今一个多月,龚丽珍每天早早起床去买菜。下班到家,她首先到婆婆房间看望并问候,然后忙着煮饭做菜。饭菜熟了,她先端给婆婆吃,自己再吃。她还天天炖猪蹄或排骨给婆婆补身子。每晚临睡前,她便打来热水给婆婆热敷伤处并泡脚,还给她洗脚。
邻居和亲戚都夸龚丽珍孝和爱两字不仅挂于嘴上,而且付诸行动。对此她说,我们总有一天也会老的,真心待老人好,子孙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卢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