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网事

短视频带火旅游“新玩法”

闽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结合短视频进行旅游宣传 黄俊鸿 制图

出游前,看些短视频做攻略;旅游时,拍视频分享经历和经验。短视频借助短、新、快、奇的特点,成为旅游行业的有效营销手段,带火了一大批旅游景区。

疫情期间,因为要尽量居家不外出,“云旅游”也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数字旅游的步伐不断加快,短视频和旅游的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短视频改变了旅游业的“传统玩法”,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

跟着短视频去旅行

2017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这一年,重庆李子坝的“轻轨穿楼”经由短视频的传播,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专程前往“打卡”。另一座从短视频中获益匪浅的城市西安,2018年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了50%以上。新业态的涌现,为旅游经济带来巨大商机。

短视频持续火热,各大短视频平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个体用户,也带起了一股“跟着短视频去旅游”的风潮。“我喜欢出门旅游,以前想获得旅游攻略就只能在家上网看书,看得头疼。但自从手机上装了几个短视频软件,经常能刷到旅游攻略或分享,视频也比图文更直接,心里就越来越有底。我现在特别想住云南洱海那种四周透明的在水上的房子,去成都吃一吃冷沾沾,到重庆感受一下穿楼而过的城市轻轨。”来自芗城区的洪小姐告诉记者,她已经在规划一场和老公去云南的浪漫之旅。

市区一家旅行社负责人洪先生对记者说,现在不少人会主动上门询问,选择的旅游线路或目的地也非常有针对性。“绝大多数是直接带着短视频来,询问是否有相关旅游产品。”他说,客户选择产品类型更主张个性化、定制化,对传统的跟团游线路并不是很热衷。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旅行社也开始针对短视频中网友热捧的目的地和景区等设计旅游产品。

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短视频+旅游”“短视频+城市”,是目前的大趋势。吸引新游客、留住回头客,是旅游目的地招徕客源的两大重要渠道。随着短视频对旅游市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游客出行是因为在短视频上 “种草”后“打卡”。短视频堪称旅游市场的“种草机”。一段十多秒的视频就能让一座城市或一个旅游景区一夜爆火,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其实不止重庆,西安、成都等“网红”城市的变身之路也是如此,日常饮食被“吃货”们隔空垂涎,寻常巷陌中的一个街拍点就能迎来如潮的闪光灯……城市每个角落里有趣的特色,被互联网不断放大传播。随着旅游消费升级,今天的人们不再简单满足于逛逛“到此一游”的名胜古迹,而对城市街头巷尾的特色人文充满探索和好奇。短视频改变了旅游业的“传统玩法”,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正成为影响文旅行业新的风向标。

近段时间,漳州也开展了“全市返乡大学生‘为漳州代言,为家乡带货’” 活动,通过照片、视频、直播、抖音等各种形式,聚焦家乡的景点景区、特色产品和发展,争当家乡的“代言人”。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主打的“跟着徐霞客游漳州”“主播带你游花样漳州”等系列报道,其中的短视频观众认可度高、传播力强,彰显漳州的人文魅力。

呼吁长效机制保障

短视频时代,各个城市推广自身文旅产业的门槛正在迅速降低,而短视频的全屏、高清和音乐元素,又特别适合人文风景的传播,这也使得短视频更有机会推动一个城市的文旅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网红短视频都有着热得快也冷得快的特性,如果没有高品质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就不能形成持续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的热度也会随之下降。此外,突然走红带来的游客数量暴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当地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带来冲击。

可见,短视频想要进入发展正轨,除了平台自身的成熟规范化,也需要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一夜爆红对于城市旅游是好事,但后续如何持续发展还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短”视频带火旅游的路上,需要“长”效机制的保障,长短结合才是最有力的工具。

⊙本报记者 林祎凡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