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0版:文化走廊

笑头笑脸食有剩

——闽南俗语解读之十七

⊙张亚清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现代医学也认为:笑有益于促进人的健康和长寿。有人总结笑有几大功能:一可使肌肉放松,有利美容;二可抒发快乐的情感,减少心中的烦恼;三可使心态年轻,减缓衰老;四可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五可向他人表示友好情感,密切人际关系。北宋潇洒豁达的浪漫主义诗人苏东坡有一句名言:“人生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也就是说,应该像弥勒佛那样,天天笑口常开。前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也说过:“只有爱笑的人,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闽南俗语“笑头笑脸食有剩”,却具有其特殊的含义:经常“笑头笑脸”的人,因为他心理健康,对人友好热情,必然会得到福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都会很富足——“食有剩”。

反之,人若没有遇到重大悲伤的事,整天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待人接物冷若冰霜,千金难买美人笑,这对于他的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他与周围的人也总缺乏一种润滑油,融合不起来。有人说:笑是反映在人脸上的一朵鲜花,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人的脸上如果缺少这朵鲜花、这道风景线,你说他会得到福报吗?

然而,“笑头笑脸食有剩”,是专指那些思想纯正、心理健康的人而言。同样是微笑、欢笑,如果心肺不一样,发出的笑声和展现的笑容就不一样。有几种“笑头笑脸”是为人们所不齿的:一是利用阴谋诡计陷害他人后露出的奸笑;二是对他人遭受不幸幸灾乐祸的冷笑;三是对上司或权贵点头哈腰、拍马逢迎的媚笑;四是对弱势群体和他看不惯的人的讥笑;五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皮笑肉不笑。像这样的“笑头笑脸”,他们至少在心灵上是空虚的,怎么会“食有剩”呢!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