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1版:要闻

1996年出生的“新生代”,在新时代努力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且看——

从哭鼻子干起的女村主任

⊙本报记者 邱丹燕 通讯员 张梦帆 黄晓燕

张燕珠正在乡间地头拍摄抖音短视频,推介村民自采的野生红菇。 张梦帆 摄

“哈喽哈喽,这是我们贫苦户家中自采的苦茶加冬蜜,有清热解毒之效,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了解一下喔。”

“哈喽哈喽,小伙伴们,这是我们的土楼鑫枝米粉,纯手工制作,喜欢的小伙伴们欢迎咨询哦。”

……

担任村委会主任以来,张燕珠经常行走乡间,运用“抖音”等直播平台帮村民“带货”,推介家乡的美景和特产。

1996年出生的张燕珠,毕业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村级换届选举中,未满22周岁的她作为返乡大学生参选,最终当选南靖县南坑镇南高村村委会主任,也是南靖最年轻的村主任。

“年纪这么小,能行吗?”刚当南高“大家长”之初,不少长辈对张燕珠存有担心。

村中事务繁杂,基层治理并没有想象中简单,缺乏经验的张燕珠屡屡碰壁,并且“不争气”地哭过好几回。

“种了一辈子的香蕉,都好好的,干嘛要改水田?”村里需要征用村民香蕉地改成水田,个别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指着张燕珠的鼻子开骂。

“骂得很难听,当时就委屈得掉眼泪。”张燕珠说,“但工作的开展,特别需要群众能够理解这个事情。”

“旱改水,是对土壤的一种改良。”委屈过后,张燕珠继续一次次上门,与村民沟通。

面对繁杂而又陌生的村务,张燕珠虚心向村两委和村民学习。为全面熟悉村中情况,张燕珠曾骑着摩托车,跑遍全村13个村民小组,有一回摔了,下巴缝了六针。

“燕珠很勤奋,经常向我请教村中事务。”南高村党总支委员张福山介绍,“她不仅白天奔忙于村中各处,晚上还总要加班写材料,学习充电。”

乡村振兴需要实实在在的抓手。为了创造顺畅的道路交通条件,张燕珠和村两委一起,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持续推进村中道路硬化,促使一条条“泥土路”变身“水泥路”。不懈努力下,再过半个月,随着梅坪至塔石岽道路硬化项目的竣工,南高村将实现全村组组通水泥路。

“以前,骑摩托车出诊,走的都是狭窄的泥土路,遇到下雨天,路面泥泞不堪;遇到干旱天,前面若有车辆行驶,走在后面的人,就会被扬起的灰尘包围其中。”当了20多年村医的梅坪组村民沈顺财介绍,近几年,村中道路陆续得到硬化,路好走了,大家运载农产品出去也方便许多。

南高村地理位置优越,四季气候温和,是种植兰花的天然宝地。这里70%的村民以种植兰花为主要经济支柱。为了帮群众拓展兰花销路,张燕珠和村两委一起,在村中举办了电商培训班,教村民如何在网络上销售兰花,引领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

“特色农业富民,生态旅游兴村”,发展旅游也是当前南高村的一件“要紧事”。利用临近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南靖景区和南坑咖啡园的优势,张燕珠和村两委一起,充分挖掘当地廷云楼、慈济宫、官印石、南高休闲山庄等旅游资源,打造集休闲生态、体育文化、兰花文化、朝圣文化、乡贤文化于一体的“自行车越野小镇”。

改造危房、硬化道路、发展电商、撬动旅游、防控疫情……不少工作的推进,都饱含了张燕珠的泪水和坚持。然而,哭一次便成长一次,张燕珠以她的真诚和务实,换来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别看燕珠年纪小,她现在可以独当一面了。”南高村党建指导员张炳林赞扬道。

“多从村民角度想问题,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2018年7月23日,是张燕珠竞选南高村村委会主任的日子,至今已近两年。谈起如何当好南高的“大家长”,张燕珠觉得换位思考很重要。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