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2018年去世时未留下遗嘱,继父和继子女因为遗产分配问题对簿公堂,遗产的分配份额成了双方争议的焦点。近日,一起再婚重组家庭,继父和继子女分割妻子遗留财产的纠纷,在华安法院进行调解。
杨某与林某双方丧偶后,经人介绍于2001年登记结婚,杨某搬到林某住处一起生活。彼时,双方的子女业已成年,各自独立生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两人无生育子女,也无添置共同财产,两个老人互相扶持一起安度晚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起生活了三年,林某就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当时林某的儿子已经成家且在外地修车谋生,女儿也已出嫁。照顾林某的生活起居以及农活全落在了杨某一人身上。此外,杨某还利用农闲时候四处打零工,将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交由林某保管。2018年9月,林某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在家中过世,处理完林某后事,杨某和林某的子女于2019年6月到华安县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时,林某的子女通过公证函查询得知林某名下在银行还有12万多元的存款,因为对林某遗产的分配达不成一致意见,继承权公证办理未果,双方争执不下,由此发生纠纷。2020年7月2日,杨某将继子女诉至法院。
开庭当日,杨某颤颤巍巍地来到法庭,被告两兄妹也如约而至。看着坐在对面的兄妹二人,杨某情绪激动,向法官哭诉自己十多年来无怨无悔地照顾林某生活起居,如今林某人不在了,他和两个孩子的“亲情”也不在了,竟然闹到上法庭的地步。此时,办案经验丰富的承办法官李伟城已经能够准确地认识到本案的“症结”所在。为防止双方家庭矛盾继续恶化,李法官决定延迟开庭,先做双方的调解工作。
“杨某和你们母亲再婚时候,虽说你们已经成年,但是他照顾你们母亲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法官采用背靠背调解方式,先做兄妹二人的思想工作。“你们作为子女在外打拼,家中的老母亲有了杨某的陪伴,你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你们对杨某就算没有亲情也是有感情的。”法官用其丰富的审判经验和平易近人的说话方式,引导双方当事人共同回忆林某还在世时曾经有过的家庭美好,并入情入理地分析此次“遗产争夺”会对整个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指出双方在遗产分配中的症结所在,希望双方都能各退一步,让林某的身后事办得圆满。经过一番耐心的说服教育,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林某银行卡名下的存款归两兄妹所有,并一次性补偿杨某3.5万元。
☉记者 周杨宁 通讯员 张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