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给娃掏个耳屎。”“啊?掏耳屎?宝宝需要掏耳屎吗?”……前天,市区一育儿微信群的宝妈林女士一句不经意的发言,竟引发热烈讨论,讨论持续了两天。
“要啊,宝宝要定期掏耳朵,不然耳屎会堵住耳道,影响听力的。”“不用吧?好像孩子的耳屎能保护耳道,而且多了会自然脱落,不用刻意掏。”“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掏,但是掏习惯了变成一种乐趣,看到掏出来的一小坨,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现在好像不提倡给小孩子掏耳朵,我们总是怀念小时候趴在妈妈的腿上,掏耳朵时酥酥痒痒,掏完好像觉得很轻松,感觉很好。”……
家长们意见不一,那么婴幼儿该不该掏耳朵?就此,记者请教了漳州正兴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邓达荣。
邓医生解释,俗称的耳屎,也就是耳垢。耳垢,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外耳道中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物质。耳垢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一般是不需要清除的。此外,少量的耳垢不但不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可黏附灰尘、小飞虫等外来物质,对外耳道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如果小孩耳屎堵了该怎么办?邓医生说,不建议家长自行处理,建议到医院处理。在耳内窥镜下,用一些吸管或者耵聍钩沿着外耳道壁,把耵聍清除干净,这样就可以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或者鼓膜。
邓医生说,如果耵聍比较少或者不堵塞的,又没有引起外耳道的发炎或者其他的不舒服,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因为外耳道有自我清洁功能,它可以从外耳道的深部直接往外耳道口排出体外,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如果是引起感染或者导致听力下降,引起疼痛、炎症的发生,要到医院做相应的处理。
带小孩去医院取耳屎的过程是怎样的?首先医生要进行看诊,就是要看外耳道耵聍的情况,耵聍如果不是特别多,堵塞不是很严重,又是比较油性的耳朵,就在门诊直接冲洗就可以了。如果是干性的、片状的,可在门诊用镊子或者耵聍钩把它清除,但如果耵聍很硬又比较大,然后堵塞整个外耳道,这样直接取出来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的皮肤,可以先用一些耵聍液,碳酸氢钠进行耵聍的溶解,一般滴两三天以后,再进行冲洗。如果外耳道合并炎症感染,一般会在耳内镜下进行清理,这时候不能直接用水进行冲洗,否则会加重感染。
医生特别提醒,有些家长可能会用一些酒精或者消毒水给小孩子清理耳朵,其实这样对小孩子的皮肤都是有损伤的。洗澡的时候,用毛巾把外耳道口以及耳廓清洗干净就行了。“不建议家长自行清理。用一些棉签或者用耵聍钩去清理,这样很容易导致外耳道的损伤,甚至有些挖得深的话,可能导致鼓膜穿孔。” ☉本报记者 周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