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诏安县公安局党委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突出三个快、坚持三个严、注重三个实”,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以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责任和担当,强力推动试点工作,队伍政治觉悟得到提升,法纪意识得到增强、精神气得到提振。
突出“三个快”
迅速推开试点工作
诏安县公安局多次召开党委专题会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研究细化试点方案,反复修改制定教育整顿牵头任务、责任清单,延伸制定四项教育、政治生态建设、案后人员帮教等10个配套子方案,“1+N”教育整顿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结合巡察巡视工作,抽调骨干组建专班,设立7个职能工作组,实体化运转、实战化推进。按照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原则,细化时间表、任务单,责任到组、任务到人。建立班子成员挂钩联系、现场办公和蹲点调研等制度,确保全局教育整顿力度不减、方向不偏、责任到位。
通过建立谈心家访、回访帮教机制并迅速铺开,完成中层所队领导谈心谈话2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条;结对帮扶16人,回访教育9人次,梳理405名民警思想状况,排查共性问题4个、个性问题16个。
坚持“三个严”
抓实抓细试点任务
诏安县公安局党委落实中心组学习、建立“第一议题”等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读原文、学原著、讲党课、抓研讨,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上党课7次,读书班12场次。压实层级责任,按照“三个一线、四个带头”工作法,聚焦“忠诚教育”等攻坚任务,12次深入基层调查指导,纠治责任落实不到位、纪律作风不严等问题;梳理近四年伤害类信访件,推动化解信访积案。
针对队伍士气热度不够、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推行“每日一练”,每天利用15分钟组织队列等训练科目,对参训人员严抠细查,固化习惯养成;督察部门常态化开展保密、考勤、警容风纪、内务卫生等突击检查和网上巡查,并开设“曝光台”,通报整改问题120项,发出整改通知单2份,督促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开展“机关基层双向轮岗”跟班学习,抽调派出所12名民警到机关警种单位学习业务,选派15名机关人员到派出所体验执法执勤,以正向挤压促作风转变。
结合近年来查处的本地系列腐败案件,积极邀请办案人员介绍办案情况、组织观看当事人忏悔录,引导党员民警汲取教训、引以为鉴。借助诏安红三连指挥部、四十八团遗址、乌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丰富“红色资源”开展忠诚警魂教育。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参观学习谷文昌纪念馆、诏安县廉政教育基地,以“关键少数”受教育引领带动“绝大多数”。
同时,发挥诏安“书画之乡”特色优势,邀请文化名家进警营“讲古训”“书孝廉”,在诏安华表村追远堂组织开展“传承良好家训、培养美好家风”亲子教育活动,发挥文化育警功效。邀请民警家属一同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贪与悔》,并发出《致全县公安民警家属公开信》,组织书写“廉政赠言寄语”,发动“枕边人”管好身边人、身边事。
注重“三个实”
全力激发试点成果
诏安县公安局通过在显眼位置悬挂横幅标语、开通专栏、配发笔记、建立台账等措施,丰富学习载体,着力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教育整顿持续升温。
通过走访企业、召开警民恳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主动倾听地方企业和群众诉求,收集关于改进窗口服务质量等意见建议6条;开通举报投诉电话,发布公告,收集内部意见建议12项;走访多名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搜集意见建议、金点子15条,有效汇聚推动公安建设发展“外力”。
此外,分层次、有步骤、积极稳妥推进3个方面3项试点措施落地见效,探路“先行区”,种出“样板田”,努力为全省教育整顿全面铺开提供可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诏安公安经验。《牵住牛鼻子 找准突破口 种好责任田》《坚定主心骨 汇聚正能量 提振精气神》等5篇文章被公安部专栏采用。文章《诏安:健全机制 不让民警掉队》在《人民公安报》刊发。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教育整顿与主责主业紧密结合起来,抓实学习教育、查纠问题、整改落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战疫情各项工作,推动重点工作成效持续提升,做到教育整顿与主责主业两不误。截至目前,诏安县公安局刑事案件破案率位居漳州第一、全省第三。
☉韩志忠 陈煌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