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 上一版 返回首页
第08版:时事

漳州石化产业:扬帆起航正当时

(上接第一版)同时,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挂牌成立,进一步拓展与石油化工领域顶尖高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努力吸引一批国际顶尖工程技术研发团队来漳开展合作并促进产业项目落地。今年,在疫情影响之下,古雷开发区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企稳向好态势,1至7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02亿元,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13.33亿元,增长51.50%。

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漳州石化产业发展动能十足,古雷的未来亦令人期待,据介绍,古雷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进入全国石化园区十强行列,并形成两条千亿能级的炼化一体化产业链(炼油能力达2600万吨/年,乙烯350万吨/年,芳烃480万吨/年),下游石化产品单套及总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5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石化企业集团。届时,一艘体系健全、功能完备、产值超群的石化行业“航母”,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坚持项目带动 延伸产业链条

抓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当前,漳州石化产业发展正全面提速,进入重大项目加速落地、重大产业加速集聚的新阶段,累计引进石化产业项目20多个,总投资突破千亿元,产业链加快建齐补全与延伸。

上游产业龙头项目加速集聚。国内首家整合PX、PTA上下游产业的企业——福海创石化公司已全面投产,PX产能位居全国前列,PTA产能约占全国十分之一,企业单体产能位居全国第三。两岸合资合作规模最大的石化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百万吨乙烯项目正抓紧建设,2020年底首套聚丙烯装置可投产,2021年可全面投产。国家重大外资第三批专班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完成核准。投资近千亿元的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正加快前期准备工作,力争2021年上半年完成核准,2021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投产。全国最大地下水封洞库项目——舟基集团2000万立方米地下水封洞库项目年内即将开工建设。随着这些上游项目陆续建成达产,将加快构建“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仓储”的石化上游产业格局。

中下游项目加快建设。台湾百大企业奇美集团、台聚集团及国内知名石化企业新阳、中怡、濮阳惠成等一批中下游精细化工项目已落户漳州。凯立生物、天大化工、长庆化工、亚化(福建)油墨科技等企业持续加快建设和发展。

建好一个基地,带动全局发展。目前,漳州石化产业在古雷石化基地跨越式发展的带动下,延伸至龙海、芗城、龙文、南靖、长泰等地,逐步构建起全市石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突出绿色发展 注重长远谋划

漳州强监管、优管理,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两条底线,努力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

突出绿色发展主线。漳州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大力打造绿色生态石化。在古雷开发区,引进入园企业必须具有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且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对高污染、高能耗、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绝不允许进驻园区,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问题的产生。注重系统思维和长远谋划,根据石化产业发展和国家政策变化,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省环科院,开展了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和规划环评编制,为石化基地未来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古雷开发区还建立企业、基地和周边水系、大气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全力保障环境安全。

绷紧安全生产之弦。我市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安全生产责任扛在肩上,始终紧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中,我市在古雷石化基地建成国内领先的成套化工模拟装置训练基地、5万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固废处置中心、空气自动检测站、海上溢油应急设备库等安全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同时,引入国内领先的第三方团队上海守安集团常驻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引入世界500强杜邦公司等一流安全管理体系。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机遇呼唤新作为。在新一轮发展中,漳州石化产业必将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持续做优做大做强,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