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映云
日前,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艺术展落幕。
作为首个闽台两岸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活动以“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建设闽台文化第一家园”为主题,先后举办了首届水仙花微电影短视频展、“人民的好公仆”——谷文昌题材影视创作系列活动、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嘉年华、“中国东山岛”海峡两岸摄影作品暨全国摄影名家邀请展等系列活动,体现了“地域、文化、线上、青年”四大特色,主题鲜明、亮点纷呈,进一步扩大闽台文化交流,深化闽台民间基层交流交往,推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受疫情影响,活动创新线上线下交流模式,以“云交流”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更无碍、更实时、更多元。活动从“面对面”到“屏到屏”,线上线下同步交流互动,在影视、音乐、摄影、微电影、短视频、戏曲等领域,通过云端平台开展海峡两岸文艺创作交流研讨、文艺精品展示、文创项目合作,闽台文化交流迈入“云时代”。
汇聚两岸青年,搭建交流平台。活动围绕两岸青少年共同关注的课题,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不同群体、年龄、领域的两岸青少年在一起分享故事、走近走亲。以此推动两岸青年交流,推进两岸文化传承发展,增强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一代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
促进两岸文创交流合作,成果更加丰富。活动围绕清新福建、“花样漳州”等方面,面向两岸公开征集优秀原创微电影、短视频1320部,精选摄影作品150幅,充分展现了漳州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活动期间,召开了“漳州——最佳影视外景地”专题新闻发布会,成立了漳州市百映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办了“天然影棚”——东山岛影视放映周、“人民的好公仆”——谷文昌题材影视创作系列活动等,进一步宣传推介漳州文旅影视资源及漳州文旅影视产业。
增强两岸合作,内容更具特色。漳州特色文化名片——歌仔戏(芗剧)、布袋木偶戏、锦歌等,与台湾歌仔戏、布袋戏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在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此次活动,先后举办了2场“闽台木偶文化展演”和1场“水仙花戏剧展演”,共吸引了3000多名学生和群众观看。展演期间,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和扎实的功底,展示了漳州独特地域文化和表演艺术,促进了两岸同胞情感互通。
受到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影响更加广泛。本次活动得到33家境内外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媒体充分运用所属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进行报道,为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有效提升了活动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