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视觉漳州

绿树枝头万点金

——长泰芦柑采收掠影

▲劳作身影

▲修剪枝叶

▲分拣果实

▲收获满框

▲整装待发

▲线上操作订单

▲长泰芦柑汁水饱满

▲采摘下来的芦柑准备运下山进行包装

▲合力协作

▲收成归来

▲成熟的芦柑挂在树上,就像灯笼一般。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又到了长泰芦柑丰收的季节,长泰县岩溪镇圳古果场一片忙碌,果农正在忙着采收芦柑。一粒粒芦柑挂在枝头,仿佛灯笼一般装扮了果园。果园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终于在芦柑成熟之后,又活跃了起来。

采摘、挑拣、选果、装车,果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项流程。天刚微微亮,果农就准备上山采果去,为的就是争取点时间多采摘一点。有的爬梯登高,有的弯腰下蹲,采摘的姿势各式各样。采芦柑看似简单实则也是一项技术活,先从枝干上剪下,再把多余的树叶修剪掉,只留下一小节果蒂。保留果蒂是为了使芦柑能够存放,如果果蒂丢失,则无法保鲜只能丢弃。采摘下来的芦柑必须轻拿轻放,如果不小心掉落,果皮出油,就会影响存放时间。采摘下来的芦柑需要挑拣好果与次果,再按大小分装,之后运送到仓库进行包装。

郑振团是圳古果场的负责人,他从18岁开始种植芦柑,37年如一日,执着的他只为种出柑中精品。圳古果场一贯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开展长泰芦柑生态果园建设。果场严格按照国家农业农村部有关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进行管理,杜绝使用激素类等化学品、除草剂,不添加任何配料和添加剂,全部使用有机生物肥、动物粪料发酵腐热等有机生物肥。使用上述的有机肥料与化肥相比较,每亩增加农业成本3000多元,虽然农业成本很高,却能保证芦柑绿色、生态、环保、无公害。

上世纪90年代末,号称芦柑界“癌症”的黄龙病席卷而来,中国芦柑之乡长泰县也未能幸免。短短几年间,本地种植芦柑从高峰时期的4万多亩减少至3000多亩。当大部分果农弃果而逃时,郑振团并不想放弃,决心研究防虫要领,他坚守果园并扩大种植面积,带领工人采取生态措施和增施有机肥,合理排灌,及时修剪,清洁果园,保护天敌,积极创造有利于“圳古牌”长泰芦柑的生长,杜绝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使用物理防治并利用天敌进行防治,从而有效控制红蜘蛛等虫害侵蚀,使芦柑保持天然生态的品质。

为了让更多人吃到长泰芦柑,郑振团的儿子郑洲铭帮父亲在网上卖起芦柑来。2018年大学毕业,郑洲铭开始接触电商,从零开始学习开网店,线上销售,组建线上供应、零售体系。因为网络购物时代的风靡,所以网上开始出现大批打着长泰芦柑名号售卖的外地品种。“咱们长泰芦柑的声誉决不能让这些人毁了。”郑洲铭气愤地说道。每到芦柑成熟的季节,郑洲铭就开始忙碌起来,自己当老板、客服、送货员、售后,全都自己亲力亲为。因为快递运输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他特意包装了两层,只为了让客人吃到新鲜、完好的芦柑。

正值芦柑销售旺季,每天都有大批的客人前来买柑,郑振团都会亲手剥一粒芦柑递给客人,“尝尝看我们长泰芦柑甜不甜。”看到客人竖起的大拇指,郑振团笑得合不拢嘴。

☉本报记者 陈逸帆 文/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