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不懈“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吸引了一大批知名制造业企业落地发展。同时,在漳企业积极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完善提升产业链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十四五”开局之年,漳州制造业发展更需砥砺奋进,我建议:
响应做大做强“三大三新”产业的号召,优先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以信息化、品牌化的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鼓励开发区、工业园区逐步提升自身吸引力。以企业招商为起点,拓展到建设运营、人才引进的全配套服务,再延伸至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全网无缝式的服务连接,让企业快速对接各项配套的优惠政策,实现开发区、工业园区价值最大化;配套相应政策,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希望有关单位提供人才配套服务,从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为企业长期入驻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
⊙本报记者 廖瑜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