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步伐,漳州愈发干净整洁、绿色环保,市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与日俱增。但是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仍存在一定的安全卫生隐患。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租赁型餐具和碗部分存在磷超标、未能达到安全卫生使用标准等问题。个别中小型餐馆使用的一次性塑料碗、一次性筷子、竹制牙签等餐具,有些还没有注册商标、没有生产日期、没有注明安全使用期限等,对市民健康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许顺溪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通过采用“双抽查”、限期整改等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要完善管理规范,建立起餐饮行业企业信用制度,设置安全评分等级排名,通过对表现优质的餐饮企业进行嘉奖、对问题严重且屡教不改的餐饮经营者实行经济处罚等方式,进一步规范一次性餐具市场,为市民就餐提供一个卫生健康的良好环境。
⊙本报记者 蔡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