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南平、三明、福州等地考察,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市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立足漳州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加快推进富美新漳州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贡献力量。
市委乡村振兴办副主任林德泓表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让在乡村振兴一线工作的干部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未来,我们将从培育提升法人化主体、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推动我市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组织实施‘一村一方案’,明确各村目标任务、产业布局和实施路径,压茬推进乡村振兴。此外,我们还将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要求打造特色样板,推进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以此推动全市形成更多有规模、有特色、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典型,更好地辐射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闽南师范大学科研处高级农艺师黄俊义作为一名老“科特派”,2014年以来一直对接服务诏安、云霄多家农业企业。他说:“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我更深刻体会到科技特派员大有作为。作为科技特派员,我们首先要了解服务的村企‘需要什么’,以此提供‘定制服务’。例如去年疫情发生后,我们主动利用新媒体及网络,构建‘微信+’服务群,传播、推广、普及科学技术,提供公益性专业技术产品及服务,实现了科技人员、龙头企业主、专业合作社社员、农户之间的实时有效互动。通过积极搭建共同致富舞台,让当代大学生、生产企业骨干人员、种植专业大户及当地农民帮扶对象,共同寻找致富门路,激励大家共同致富。”
芗城区天宝镇人大主席王腾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结合天宝镇实际,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