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231家,202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251.3亿元、税收8.84亿元,培育形成了建筑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等主导产业。近年来,漳浦县把服务保障古雷石化基地开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加以推进,目前古雷港区已实现“区地合一”。下一步,漳浦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再出发”的指示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并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把全县“一区四园”等5个工业园区作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重要平台,进一步统筹优化园区发展布局,实现差异化发展,推动漳浦全县工业经济做大做强。
突出招商引资 筑好巢引金凤
去年以来,漳浦县强化“一把手”招商、“云”招商,与联盛纸业、明阳能源、中国物流、巨信器材等一批工业企业达成投资意向并顺利签约。全县新增“三维”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389.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数(81亿元)的480.9%,其中央(国)企签约项目1个,总投资1.25亿元;民企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329.1亿元,落地项目23个,总投资27.22亿元;外企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59.17亿元,落地项目3个,总投资3.8亿元。全县全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62亿元。
今年,漳浦将持续做好联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和明阳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的相关服务工作。加强与异地商会协会的紧密联系,形成招商合力,获取更多项目信息,实现精准招商。通过招商会议等大型活动,包括海峡论坛、厦门98投洽会和农博会·花博会,宣传漳浦投资环境、发布重点招商项目、邀请重点客商参会、落实重大签约项目,以会为媒,展示优势,广交客商,促项目合作,拓投资对接,推动参会取得实效。同时,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一对一”“保姆式”机制,利用万安、前亭工业园区土地资源优势、赤湖工业园后续港口码头优势,以及漳浦海上风电资源优势,增强招商主动性,并跟踪对接好意向或在谈项目,争取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漳浦。
突出龙头带动 抓服务促发展
2020年3月30日,联盛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签约落地。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20亿元,用地面积约4600亩,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18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可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签约落地后,漳浦随即成立项目用地征迁工作小组,参与征迁工作的县、镇、村干部全力奋战,短短两个月征收项目用地5130亩,100%完成征地任务,继“古雷速度”之后,创造了“联盛传奇”。
联盛的成功落地是漳浦县“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取得喜人成效的缩影。过去一年,漳浦县还与明阳能源、中国物流、巨信器材等一批工业龙头企业达成投资意向并顺利签约。深化项目服务攻坚和突破“难、硬、重、新”工作行动,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656亩。鹏利玩具、海新饲料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达川食品二期、欧康化妆用具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用。福船一帆亚洲最大风塔设备完工交付,天福纳税再上亿元,新华东、泉丰、元新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龙头。
突出平台建设 优布局增动能
台玻福建光伏玻璃有限公司自2009年投建10多年来,多次出现亏损甚至面临停产。为摆脱困境,2020年3月,公司与中国建材凯盛签订合作协议,再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生产超薄轻量化光伏玻璃,企业效益实现大幅提升,自去年10月投产后,3个月产值就达到2亿元、纳税近1000万元。
据了解,在漳浦绥安工业区内现有工业企业676家,区内以轻纺服饰、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目前,该区重点抓好两件事:其一,抓技改,鼓励引导区内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二,抓处置,加快“腾笼换鸟”,盘活30万平米闲置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该区通过大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为新建、扩建项目的落地创造了空间条件。
与此同时,绥安工业区还下大力气提升配套服务,加快招商重组、盘活闲置资源,做大做强旧镇自行车产业园、台湾农机产业园、大南坂食品产业园。
此外,漳浦还加快建成万安工业园“五纵八横”道路,推进园区污水管网和天然气供给,力促巨信器材开工建设。调整提升长桥木业产业园、前亭工业园发展规划,优化布局产业项目。当前,漳浦正在加快推进平台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增强发展动能。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由 戴贵盛 刘思考 洪锦城 林素真 李顺杰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