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靖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工业新城”的部署要求,全面推动区域块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食品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四个百亿”集群,推动形成“4+X”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跨越,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从高空俯瞰漳州豪士食品高智能产业园,但见青山环绕中,八座蓝白相间的厂房错落有致;厂区间干净整洁、绿树掩映,数辆满载面包、土司集装箱的货车来回穿梭;一走进生产车间,土司糕点的香气便扑面而来,一条条面包带如河流涌动,生产线上机械手臂挥舞自如……烘焙、切片、装袋、装箱等步骤衔接顺畅、一气呵成。数十名工人身穿工作服,头戴工作帽,娴熟地调整工作台参数,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目前土司日生产量在20吨左右,整个公司的面包月生产量在1000多吨。”豪士食品总经理郭庐山告诉记者,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推动项目增资扩产,“高智能产业园二期项目于3月5日竣工投用,预计年可创产值30亿-35亿元。我们还新投产一条生产线,人员投入相对原生产线减少20%,而产量在原有基础上提升30%。”
而作为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田园区以生产精密机床及大铸造加工为主导,现有精密机械企业121家,年创产值超百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2020年招引项目20个,总投资33亿元;园区企业先后获得368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这些仅是南靖县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靖县通过工业促全局,强化对外经贸交流合作,主动承接精密制造、机械装备等产业转移,推动本地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向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着力打造超百亿级机械制造业基地。
2020年,该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24.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18.8亿元、工业税收3.2亿元、工业投资43.5亿元、技改投资20.5亿元;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20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家,6家企业入选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与此同时,该县97个县级以上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亿元;“五个一批”项目完成91个;谋划储备“十四五”项目607个、总投资1792.7亿元。漳武高速(南靖段)及县道马山线、梅书线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
目前,南靖正积极布局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及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零部件产业,推进加速万利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园区的建设,组织申报省重点技改项目8个、省技术创新项目3个,推动智能制造自动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并从普通制造业延伸拓展至汽车电子、个人高端智能产品、智能家居等高端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南靖不断完善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园区道路交通、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提高精密机械产业承载能力,逐步形成集聚度高、特色鲜明、势头强劲、极具活力的精密机械产业生态圈。
为持续培育和发展精密机械产业,南靖出台了《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发展十条措施实施细则》,从基金引导和资金扶持、技术改造提升、推进智能制造、企业品牌建设、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10条具体举措,鼓励和支持高端制造、数控机床、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企业发展壮大。
在出台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南靖还制定了《南靖县“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进一步支持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工业发展、提速。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是关键。2019年,南靖县行政服务中心推行“建筑工程施工预许可”,通过预先审核项目开工的关键审批材料,让项目先行开工建设。南靖还推广“企业+N秒办”,可一并完成办理营业执照、印章刻制备案、银行预开户、税务信息补录、发票申领及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等诸多事项。
在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方面,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丰田园区工业大道南北延伸段、西洪路已竣工。丰田路、滨溪东路正在加快建设,污水管网、标准厂房、自来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也逐步完善。高新园区拥有110kV变电站、日供水4万吨的自来水厂和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总长28公里的“五横六纵”路网格局。南靖通过高效率的服务、高标准的配套、高质量的发展,为企业投资落户创造良好环境。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有10多家企业与南靖一职校签订了校企合作项目。产业园与福建农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高端人才引进。同时,南靖引进的漳州理工学院项目,建成投用之后,将为产业园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深入对接台湾产业,是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的鲜明特色。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设有台商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服务机构,通过举办人才沙龙、校企座谈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人才到产业园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南靖还制定出台服务台商优惠政策,灵活运用就医、就学、用工等各类政策,切实为广大台商台胞在靖生产生活提供有效保障。
下一步,南靖将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同时,不断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推进产业换挡升级,实现园区功能完善、业态布局合理、集聚效应显著,在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获得福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基础上,全力打造漳州台商精密机械聚集区。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能够成为‘招商大使’,我倍感荣幸。作为厦门市南靖商会会长,我有义务架起厦门和家乡之间的桥梁,一起反哺家乡、建设家乡。”3月19日,在南靖县工业、招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产业链招商工作推进会上,新受聘的“招商大使”廖宝勇说。
据悉,为全面发挥龙头企业、重要商协会、专业机构在“构建双循环”和“引进来、走出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南靖县聘请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焙之道食品(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从福等30位知名人士为南靖县首批“招商大使”。此举将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全面推动区域块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跨越。
近年来,为了坚定不移落实漳州市委、市政府“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工业新城”的部署要求,南靖县全力招商、有效引商、内外皆商,开展了“天天谈招商、每周报在谈、两月一签约一现场、半年一小评、全年总评比”的招商活动。
2020年,南靖县持续开展“一把手”招商,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6场次,对接洽谈项目22个,现场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33.7亿元。另外南靖县创新招商举措,变“面对面”招商为“网连网”“线连线”“屏对屏”招商,共举办“云签约”2次,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48.3亿元。
此外,南靖县在全市首推“链长制”招商工作机制,做优做强产业链,围绕“4+2产业”,即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旅游文化、现代农业这六大产业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南靖县还善用平台牵线搭桥“促招商”,充分运用厦洽会、上海进博会等经贸平台开展招商活动,同时瞄准重点区域,重点盯紧厦门、泉州地区外迁项目,深入长三角、厦门等地区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在全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和会展夜间经济发展大会上,该县共签约4个,总投资18.5亿元,位列各县区前列。在南靖县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大会暨世遗土楼文旅产品发布会上,现场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21.6亿元。
在多方努力下,南靖县2020年全年引进项目134个,总投资250.7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87个,漳州理工职业学院、联海国际物流商贸城、集达金属结构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南靖。
今后,南靖县将围绕主导产业,继续实行“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招商,深化推进“链长制”,突出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落地实施;用活用好《“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南靖县鼓励靖商回归创业优惠政策》等政策,充分利用南靖县首批“招商大使”、经济发展顾问、各级商会、行业协会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跟踪服务好已签约项目促落地,同时严格考评标准,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把土地的投入产出比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加大闲置土地和厂房的处置力度,引导项目集约节约用地。力争2021年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00个,总投资160亿元。
本版文图均由 陈巧云 张梦帆 庄伟杰 谢威 提供